三是运营成功的案例开始出现。实践表明,从市场需要出发,定位准确的园区和基地得到较快发展。在先期建设投入运营的一些园区中,开始出现相对成功的案例。如,北京空港物流基地2002年建立以来,已引进TNT、日本邮船、住友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近铁、伯灵顿、普洛斯、中外运、宅急送、华辉、宝供、顺丰等40余家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进驻。2008年北京奥运物流配送中心和海关总署正式批准的全国首家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也均落户空港物流基地。目前,签约项目共计169家,投资总额16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299万美元。2005年,基地入区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40.3亿元,税收6.4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浙江传化物流基地2003年建立以来引进380多家物流企业,吸引了12万辆社会车源,服务于萧山及周边地区7000多家工业和商贸企业,日均承运货物3万吨,成为当地高效便捷的物流枢纽。深圳宝鼎威物流园区已经开始建设全国物流园区联盟网,使分布在全国各大城市的物流园区之间通过信息的桥梁纽带作用,实现各园区周边货源和回程车车源的整合和利用。
四是外资物流企业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建造物流中心。沃尔玛、UPS、FedEx、TNT纷纷采取新建、收购、扩建等方式拥有大型物流中心。2005年初,美国物流地产商普洛斯宣布,联手天津泰达,共同投资4500万美元,在天津开发区建设保税物流中心。9月21日,上海临港普洛斯国际物流园正式动工。由普洛斯与临港集团共同投资开发,总面积3平方公里,位于上海东南角的临港工业区内。一期工程将由3幢物流配送设施组成,占地面积近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普洛斯同时宣布,到2009年将以12.5亿美元投向中国物流市场。
(三)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物流装备工业的提升。据北京中物联物流规划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流装备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所有12种类的物流装备在应用市场上均有高于20%的企业正在使用。目前,仅有17%的企业采用纯人力的物料搬运与装卸等操作方式,32%的企业采用单纯的平面仓库模式,专业化的新型物流装备和新技术物流装备不断涌现。
1.工业车辆。2005年,共销售机动工业车辆75733台,比2004年增长17.44%;手动液压托盘搬运车(包括手动叉车)销售152万台,比2004年增长12.3%。截至目前,14家国外工业车辆制造商在中国以独资、合资形式办厂(或公司)销售其产品,国外的工业车辆配套件大量进入中国,中国的主机和配套件也批量出口。2005年,我国出口叉车及装有升降或搬运装置的工业车辆共91万台,比2004年增长9.85%;出口金额近3亿美元,增长45.8%。当年工业车辆进口金额为2.39亿美元,工业车辆行业第一次实现了进出口顺差。
2.托盘。2005年总产量为2509万只,年产值达到31.07亿元,分别增长2.6%和7.06%。从产品结构看,钢制托盘增长30%;塑料托盘增长20%;纸质托盘增长3%;复合材料托盘基本持平;木质托盘略有下降。
3.货架行业。2005年,我国货架全行业共有120多家企业,估计总产量为18万吨左右,产值总额为16亿元左右,约比2004年增长三成。电子、通信、医药、邮政、机械、乳品、零售等行业需求增长较快,家具、图书、金融、化工、军事、食品、冷冻冷藏等行业对货架的需求也开始萌动。随着物流技术的发展,仓储容量增加,需求货架规格之大达到历年之最。高度超过30米,长度达到300米,单体库容量货位数可接近4万个的需求已经出现。
4.自动化立体库。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5年年底,全国自动化立体库的保有量超过400座。2005年,国内建设的自动化立体库在50座左右,主要集中在烟草、医药保健品、食品、服装制造、通讯和信息、家具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传统优势行业。
5.自动分拣技术。近年来,物流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医药、烟草、图书等行业纷纷建设物流配送中心。随着物流系统的建设,越来越多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物流自动分拣设备逐渐进入中国市场。但到目前为止,这些设备大部分还是由国外厂商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