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合俊和百灵达两家大型港企倒闭之后,关于珠三角企业的倒闭潮问题,引起了粤港两地学者的关注。
22日,在广东省社科院举办的主题为“以国际视野创新和深化粤港澳合作”论坛上,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主任陈文鸿在谈到当前珠三角的产业转型时表示,目前珠三角地区的港企能转型的已经转型。至于转移,由于该地区的产业链完整,综合成本相比其他地方仍然比较低,因此转移到其他地方也不一定好。
关于合俊、百灵达等港企的倒闭,陈文鸿表示,尽管目前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我觉得他们也是找到了一个借口,把企业倒闭的风险转嫁给了政府,企业倒闭后一大堆的问题都留给了当地政府。”
对此,凤凰卫视财经时事评论员朱文晖博士表示赞同:“目前这些企业的破产都是有意识的破产,他们是不想干了,就找个借口让企业倒闭。”
在广东省社科院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丘杉教授看来,企业的倒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长期积累的因素,比如说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以及2005年7月以来的汇率变动等。另一方面是突发因素,最近的金融海啸就是突发事件。
“我们在香港也做过一些有关转型、转移还是结业的调研,在香港有一种‘光荣结业’的说法,即我赚到钱了就关门了。而在港商里面,选择‘光荣结业’的多于其他选择。因为如果他去升级再投入的话,那么风险可能更大。而转移到内陆其他地区的话也有问题,就是一个企业过去以后,它整个的供应链条以及周边的共享效应、支持、配套过不去的话,那么企业生产成本也很高。”丘杉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大珠三角委员会事务主任张家敏认为,目前珠三角很多企业还是会转移的,转移之后珠三角基地慢慢变成企业生产的管理中心,拿订单和设计,然后在其他地方生产。“大家知道30年前香港是怎么转变过来的,那么现在珠三角也面临着这样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