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全宇虹、赵恒志):当地时间15日晚,“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落幕。在两个小时多的会晤中,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四个国家的领导人就世界经济复苏、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气候变化、“金砖四国”间的合作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
世界经济复苏是眼下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金砖四国”的领导人一致认为,世界经济形势已经回升向好,但复苏基础并不稳固,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各国需要在宏观经济领域加强合作,巩固复苏势头,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经济中的表现越来越引人关注,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包括了主要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二十国集团因其更具包容性、多样性、代表性和有效性,也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的主要平台。四国领导人认为,在后危机时代,二十国集团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并制定协调战略,“金砖四国”愿意为此作出努力。
在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过程中,改革世界金融体系的呼声日渐高涨。对此,四国领导人重申,为了能让全球经济有效预防和抵御今后的危机,必须对金融体系进行改革,建立一个更加稳定、可预见、更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而金融体系改革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要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实质性转移投票权,使其在世界经济的决策权与分量相匹配。四国领导人特别呼吁,希望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在今年内兑现投票权和有关份额的改革承诺。
世界经济的复苏离不开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但危机使得许多国家举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对此,四国领导人一致“敦促各国抵制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打击隐形贸易限制”,赞同“在尊重授权、锁定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推动多哈回合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结果,实现‘发展回合’目标”。
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金砖四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如何促进四国之间的合作,促进各自经济更好发展也是本次会晤的重点议题。领导人们就推动“金砖四国”合作与协调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商讨,决定采取循序渐进、积极务实、开放透明的方式深化和拓展四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在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合作 开放 互利 共赢》的重要讲话,就国际经济复苏、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金砖四国”合作等阐述了中方的立场,并特别介绍了中国今后的发展方向。胡锦涛指出,虽然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让全体人民过上安居乐业、富裕幸福的生活,还要进行长期艰巨的努力。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开放共赢的发展,坚持负责任的发展。
在会后的记者发布会上,东道主、巴西总统卢拉对峰会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表示相信四国间的合作与交流将会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他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将会在建立新的更公平,更有代表性和更安全的国际秩序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胡锦涛主席在会见媒体时也表示,从去年6月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第一次正式会晤至今,“金砖四国”密切沟通,深化合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他说:“事实表明,我们四国加强交流合作,不仅符合四国的整体利益,而且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
胡锦涛主席指出,四国将以本次会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互利合作。他说:“我们四国将扩大经贸、金融、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进一步拓展务实合作,为广大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胡锦涛主席在会上郑重宣布,为了保持并推动“金砖四国”对话和合作发展,中方愿承办“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三次正式会晤。
随着“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的闭幕,在这次峰会前后召开的一系列企业、金融界、智库组织等会议也纷纷落下帷幕。来自四个国家的代表在会议期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达成多项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