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双方企业上周末在能源领域达成一系列协议,俄罗斯将从2018年起每年向中国输出380亿立方米天然气,一份长达30年的长期合同将于年底签订。此外,俄罗斯还将每年向中方增供1500万吨原油。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总裁阿列克谢·米勒表示,两国计划今年6月敲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对华出口俄罗斯天然气合同的条件。而在年底前,中俄有望谈拢价格,签署长期合同。根据该公司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的备忘录,俄罗斯天然气对华出口的优先方向是“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的东线,并确定长期合同期限为30年,2018年开始供气,年供气量为380亿立方米,之后经过协商可以增加至600亿立方米。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表示,从此次天然气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来看,或许意味着双方在价格方面达成了一致。“此前双方在西线天然气供应方面迟迟无法达成共识主要分歧在于价格,西线管道距离中国边境2500公里,如果运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管道距离可能超过7000公里,加之俄罗斯在西线有向欧洲供应的选择,因此也不会轻易向中国做出让步。而从东线入手使得向华北地区输送管道距离更短,更具经济性;中国公司也可能通过参与油气勘探开发工作,来帮助俄罗斯加快东西伯利亚的开发,双方互惠互利。”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内进口天然气价格长期倒挂,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未来天然气进口量增加将利于推动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使天然气价格与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
针对1500万吨原油的增供计划,韩晓平解读道:“俄罗斯增加向中国的原油出口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持续增长的需求压力。对俄罗斯而言,启动对华第二轮石油输出则是应对欧美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和转向自中东进口所带来的市场缩小影响的一项重要选择。”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俄罗斯对中国原油供应量提高一倍,无疑对国内石化企业构成巨大利好。而一旦中俄长输管线开工,将会需要大量高端油气管道,将大大提高油气管道市场的景气度,对管道设备、运输设备等企业发展产生刺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