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寿险行业显露颓势
新京报:从今年前9个月的数据来看,寿险业务未现好转之态,增速再创年度新低。是否意味着保险公司寿险业务增长已经出现了颓势?
郝演苏:今年前9个月保费数据下滑不是寿险的个例,今年除去短期理财产品,银行业的直接储蓄额也是下降的,保费下降银行存款下降和社会大环境有关,并不是个别公司的情况。并且这个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问题,这个问题全世界都有。
新京报:是什么原因导致寿险保费出现了下滑?
郝演苏:保费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保险的分红险和其他有投资收益的险种现在敌不过通胀,甚至敌不过银行定期存款。并且民众对保险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偏差,保险不是理财。
新京报:今年资本市场的震荡低迷,震荡市对保险公司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郝演苏:今年全球股市的走软对保险业保费收入的下滑影响也相当的大,保险业在股市的投资大概在总量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大概有2万亿左右的资金。今年上半年保险业的投资收益率是百分之二点七,并且到年底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起色。
新京报:根据新颁发的《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办法》规定,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募集规模的上限由不超过上年末净资产的100%降低到50%,并明确要求保险集团不得募集次级债。现在推出这一规定,其背后的调控目标是什么?
郝演苏:今年国家要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管理,而且今年的保费收入上涨较慢,并且社会大环境的恶化导致今年股东的注资增资也很困难。因为作为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保险业务的发展要求保险企业能有足够的偿还能力,提高偿还能力常规的办法一是股东的增资注资,一是借债,一是缩小业务规模。当然缩小业务规模是保险公司所不愿意去做的。
新京报:所以,保险公司有融资需求?
郝演苏:对,但今年不管是对股东还是上市的保险公司,做股市融资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剩下的唯一的出路就是发债。可是上周监管部门刚出台的规定,发债的比例最高只能达到公司资产的百分之五十,而以前这个比例是百分之百。
同时,由于最近连续加息,贷款利率上升很快,发债的成本也大大提高。政府也是为了降低未来的金融风险而提高的门槛,同时倒逼保险公司转型。
以房养老存在法律问题
新京报:2011年北京市民政局发布的《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鼓励商业保险企业,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建立公益性中介机构,开展“以房养老”试点业务。您认为这项业务开展起来的最大阻碍在哪里?
郝演苏:以房养老,国外做得已经很好。现在国内呼声也很高,但距离真正的市场运作还有很长的距离。首先我们的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完善,这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次是估价问题,就是房屋的估值问题,这是由于房子存在目前价格和未来价格的差异。
以房养老的概念是,一对老夫妻自己有套房产,不想传给儿女,按惯例要等到老夫妻过世后,房子才能传给遗产受益人。实行以房养老后,老夫妻可以将房子提前变现,提前变现有条件,第一不影响老夫妻的居住,第二要有合理的价格。就可以有机构先评估,保证每年给付多少钱。问题来了,第一估价,由于目前房价波动比较大,存在不确定性。第三,人的寿命在近几十年在增长,这也会带来道德风险问题。假如签订的以房养老的合同是20年,在60岁签合同,保证到80岁,假如老人活到90岁,那么你该怎么处理,如果按合同去收回房屋,那么就要把老人赶出去,因此为防止道德上的风险,必须要有制度化的规定,还需要建立第三方的监督机构。
新京报:对保险公司来说,推动这一业务的启动周期将要多长时间?
郝演苏:这次这个提议是由北京市民政局提出来的,不是由保险公司提出来的,仅就实施来看,仅是一个理论范畴的概念,如果要付诸实施,后面的路还有很长。一个是有关房地产的相关法律还需完善。目前在西方国家能推行以房要老,是因为很多人拥有房屋下的土地,但在中国不同,要涉及土地权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