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中国经济总量升至全球第二

www.jctrans.com 2010-12-29 13:06:00 《今日观察》

  第二季度开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1968年,战后发展仅23年的日本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改革开放后32年的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中国改革开放短短三十多年来取得的成绩令人惊叹!但仍需警惕的是,我们的经济竞争力无法像GDP排名那样乐观,因为GDP统计有其致命弱点,无法真实反映一国包括科技创新力、市场秩序、企业活力、法治环境等在内的整体经济竞争力。并且,中国的人均GDP还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

  8月16日,日本公布了初步的统计数据,日本国内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较前一个季度增长了0.1%。根据上半年平均汇率来测算,日本和中国第二季度分别是1.28万亿美元和1.33万亿美元。日本有媒体称如果以第二季度来比较,那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量就超过了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二。近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在提升,逐渐的赶超其他国家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经济总量跃居第二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国际社会的一片热炒声中,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一种冷静和理智?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小丫和特邀评论员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共同评论。

  日本发布二季度经济数据,媒体称季度对比,中国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何解读数据背后的新信息?

  张燕生:是否能在一个高点上站住 更多的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人才、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中日两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比代表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代表了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因为中国的GDP曾经在1820年是世界第一,我们曾经占全球GDP的33%。后来,我们的经济和国力衰落了。到了1950年,我们的人均GDP是相当于1890年的水平,60年来,我们的人均GDP没有进步,而日本在这个时期呢,人均GDP的增长基本上翻了八番。因此经过了60年,这是个历史性进步。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它也代表了中国未来的路仍然任重而道远,因为我们的人均GDP只有日本的1/10,所以什么时候中国的人均GDP能够超越日本?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很高、很难逾越的坎。那么人均GDP即使超越了,另外实际上还有第三个坎,就是中国的综合国力什么时候能够名列世界前茅?因为日本在1995年的人均GDP曾经是美国的1.5倍,但后来,日本停滞了10年,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今天日本的人均GDP大致上是美国的87%、88%左右,那么能不能够在一个高点上站住,更多的取决于国家的人才、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

  杨宏山:中国人均GDP的发展要赶超日本 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从客观的数据上来看,它展示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这30年里,我们的经济增长确实取得了相当不容易的成果。

  第一,中国经济的发展,付出了很大的环境代价,资源代价和社会的代价,我们的经济增长在一定意义上,主要依靠像投资拉动以及出口拉动,那么我们的出口的很多产品,实际上是一些资源性的产品,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这些产品实际上使得我们自身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比如说我们出口5亿件衬衫才能购买一架波音飞机,所以这样的一种庞大的劳动力的投入和资源的支撑使得我们确实在这一方面付出了代价。

  第二,实际上中国跟日本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这种距离的追赶不是未来一代人能够完成的。从80年代初,中国和日本的经济从GDP总量来讲,日本是中国的4倍。现在经过30年,中国的GDP达到和日本相提并论的地步,但未来人均GDP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这就意味着我们有更长的路要走,我们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包括我们在结构上的调整,在社会政策上的调整。

  杨宏山:国际上热炒实际上是一种有选择性的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相对于中国国内比较冷静、理智的反映,国际上是一片热炒, 这样一个反差实际上是一种有选择性的结果。国外媒体比较关注这种数量上的变化,也就是直观的数字的变化,同时他就会有选择性的遗忘某些方面,也就是中国的经济确实一方面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同时导致我们国内积累了一些问题,在未来的发展有待进一步解决。所以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变化面前,国内的学者的反映和评价,就相对要冷静客观的多,包括国内网民的基本看法和判断,相比较于西方的这些主流媒体,都要更加理性和客观。

  举个例子,国内一位网民对于这个问题表示,关于GDP成为世界第二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我们的GDP是在资源和能源消耗很大的情况下取得的,劳动力投入很多,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不平衡还严重的存在,其过程还处在第一次工业化阶段;第二,我们的人均GDP仍然排在全球第100位,日本是全球第19位,中国人均财富的分配也不平衡;第三,中国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社会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张燕生:国际社会希望中国承担大国责任为全球经济失衡买单 中国应保持清醒和冷静的头脑量力而行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国际社会的热炒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就是希望中国能够承担大国责任,因为中国人有一种心态就是,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很低,因此在国际社会中间,我们实际上是把自己放在穷国的行列中,但是世界上不这么看,他认为中国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世界经济大国,希望中国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中国承担更多的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像联合国的会费、维和的费用等等,作为大国要承担这份责任。

  另外一个方面,还有一种声音就是中国独秀论,中国是这场危机最大的受益者,它的背后的含义也就是希望中国作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能够为全球经济失衡买单。中国人要更多的消费,而不是投资;更多的进口,而不是出口。人民币要大幅度升值,背后就是中国要为经济复苏做出更大的贡献。实际上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讲,我认为还是要保持清醒和冷静的头脑,就是量力而行。

  中国“独秀论”,中国“责任论”,部分西方媒体弦外之声,耐人寻味,如何理性冷静看待我国自身发展?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