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5.83万亿人民币,折合4.16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7.6%,比2012年提高1.4个百分点,年度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1月1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分析,2013年我国超过美国首次位列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已经基本成定局。
在2000年,如果有人说中国要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恐怕没几个人当真。那一年,中国位居全球第十大贸易国,但出口比重仅占全球出口贸易的1/30左右。而就在这十几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相继迈过1万亿、2万亿、3万亿美元的坎,刚刚过去的2013年,再度超跃4万亿美元,坐上了全球货物贸易的头把交椅。
当前全世界范围内,每出口10个美元里面,就有超过1个美元记在中国的账上。数字背后,“幸福”似乎来得“如此容易”?回首为出口创汇而拼上老命的年月,中国经济实力捉襟见肘的紧日子恍如隔世。当财政实力、贸易规模“不经意”已经傲视全球的时候,谁也无法否认中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已今非昔比。而当我们不断地拿到越来越多的“全球冠军”的时候,似乎又发现,除了“世界第一”,其实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去追求,“中国制造全世界”的背后,隐忧也变得越来越现实。
从传统上来说,中国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档次制造业产品为主,其背后巨大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有目共睹。而从2013年的数据来看,虽然机电产品出口已经占据一半以上的份额,但仅增长7%左右的水平,依然低于劳动密集型产品10%的出口增幅。卖资源、卖初级劳动力的“优势”对于中国是个死胡同,这点已经成为各方共识。但困难的是,如何在全球经济尚处在一滩稀泥的条件下改变这个状态,使中国由“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在全球产品价值链条上,增加“吃肉”的比例,减少“喝汤”的比例。
另外,贸易成本问题、贸易摩擦问题、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出口下滑问题,乃至原来八竿子都打不着的贸易线路安全问题,都伴随着近几年贸易规模的提升接踵而至。因此,坐上全球第一大贸易国这个位置带给我们的,恐怕更多的不是欣喜,而是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