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排放的氮氧化物气体中30%来自海上船舶。2010年,全球船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在12亿吨左右,约占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左右。预计到2020年,全球航运业将消耗4亿吨燃油,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75%。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在8月16日举行的低碳交通运输——水运发展峰会上,业内专家大声疾呼:船舶运输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日益严重,低碳航运、绿色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记者从会上获悉,虽然目前很多“绿色标准”还没有成为强制性要求,但是必须认识到“绿色航运”已经不是概念、不是理想,一个真实的“绿色航运”时代已经到来——
不久前,国际海事组织(IMO)和欧盟执行委员会针对海上运输的碳排放和能源效能分别召开会议,并订立准则,要求减少航运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根据新的规则,从2013年开始,所有400总吨或以上的新船必须达到新的能源效率设计指数(EEDI),将碳排放量降低10%。从2020年到2024年,碳排放量要再减少10%。2024年以后,累计碳排放量要达到减少30%的目标。欧盟委员会则建议消减二氧化硫排放,建议海运业消减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消减细颗粒排放量的80%。从2015年开始,在比较敏感的地区如波罗的海、北海和英吉利海峡,限制燃料的硫排放量要由1.5%降至0.1%。从2020年开始,其他地区的硫排放量也要由4.5%降至0.5%。
虽然最终以中国、巴西、印度、南非为首的发展中国家被允许申请豁免,执行相关标准的期限可从2013年延至2019年,赢得了一个短暂的适应期,但“绿色航运”的时代已经来临。中国航运业最终也必然要走进一个更加环保、节能、减排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