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份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把“低碳”两个字在人们的心里打上了烙印。全球人民开始追寻着低碳,一夜之间,“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时代”等等,这些热门词汇开始流行起来。而在中国国内,低碳话题也持续升温,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年度政治盛会——全国“两会”上,它是关键词之一,并跻身政协会议“一号提案”。
就在各种低碳经济发展理论与低碳相关概念层出不穷的时候,低碳概念也不可避免的传递到物流行业,由此衍生出新的词汇——低碳物流、绿色物流。如何让物流业适应经济发展的低碳要求,是一个值得业界认真探索的问题,也是包括物流在内的每一个行业都必须关注和思考的话题。<相关专题>
海运业打响“绿色战役”
根据国际油轮独立船东协会的研究报告,航运业目前每年消耗20 亿桶燃油,排放了超过12 亿吨的二氧化碳,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6%。有预测认为,到2020 年全球航运业将需要4 亿吨燃油,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在目前基础上增加75%。各种研究报告逐渐将航运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放到聚光灯下,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此背景下,航运业、造船业面临的挑战也愈加严峻,各国纷纷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发展安全、环保、节能的 “绿色船舶”。低速航行也亦然成为航运界实施节能减排的流行趋势。
航空业出路将是可替代性燃料
去年,欧盟推出 “绿色天空”计划,即从2012年起,所有进出欧盟的航空公司排放的温室气体必须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简称“EU-ETS”),向欧盟缴纳排放费用。“遗憾的是,我国航空业第一次面临来自国际的环保制约,缺乏相关的经验来应对。”
面对日益苛刻的环保标准,显然节油是最后的手段,却不是最终的救赎。更为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应该是新型可替代燃料的应用。据了解,第二代航空生物燃料主要取材于麻风树、亚麻荠、藻类、盐生植物等,而且可以直接替代传统的航空煤油,而不需要制造商重新设计引擎或飞机,航空公司和机场无需开发新的燃料运输系统。而对于航空运输业这类技术高度聚集的行业而言,在某种程度上,谁能更早一步掌握和利用新技术,谁就会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更容易取得明显的优势。
高铁引领绿色物流新方向
在综合交通体系中,铁路具有低排放、大运量的优势,高铁采用电力驱动,人均能耗很少,只相当于航空的四十分之一,汽车的五分之一,基本上没有碳排放,是一种清洁能源的交通方式。目前我国的武广高铁在设计、建设、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贯彻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创造了科技减排、低碳环保的典范。尤其是在线路设计建设过程中,同步实施了桥下植被绿化、边坡绿色防护等措施,并安装了声屏障,既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绿化美化了沿线环境,又有效降低了噪音污染;上线运行的列车全部安装了真空式集便装置,实现了污物、污水集中收集和垃圾零排放。
仓储业:打造低碳园区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姜超峰指出,仓储企业要继续把业务综合化、精细化管理作为主要竞争手段,大力发展增值服务,如开办市场、开展加工、包装、配送、质押监管等业务,努力提升综合业务在企业经营业绩中的比重;引入新的管理理念,为客户量身定做业务模式、业务流程、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裁减冗余,节约成本;科学合理地进行仓储物流园区布局,减少货物的迂流、减少车辆的空载、发展多式联运服务,打造低碳物流园区。
将低碳进行到底……
作为十大行业振兴计划之一的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现今的低碳时代,绿色物流将是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由之路。我们期望物流业能将低碳进行到底……(文/R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