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上涨投机者大发粮荒财
全世界大米等主要食品的价格今年初以来涨幅惊人,全球缺粮人口因此陡增1亿,不少发展中国家甚至陷入严重骚乱。粮价上涨原因很多,而过去5年来涌入期货尤其是日用品期货市场的数千亿美元投资基金,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投资巨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盯上了日用品投资,期货投资者们甚至已将整整两个年度的小麦交易量纳入囊中。
“日用品大王”躲起来了
就在前不久,纽约对冲基金经理德怀特·安德森还热情欢迎记者们的采访,他喜欢给记者们讲金融界的事情。直到去年10月,他都津津乐道于自己的马来西亚棕榈油种植园和巴西谷物农场之行。他说:“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粮食供应是如何越来越吃紧的。”
2006年年中,安德森鼓吹的是从玉米到大豆等农作物“巨大的赢利潜能”,他坚信全球范围内的饥荒升级意味着巨大的赢利空间,在这方面进行投资必定获得丰厚回报。为了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安德森派了不少员工到世界各地的农业区进行考察。返回纽约后,在位于派克大街一栋办公楼第27层的公司总部里,他们赌定从秘鲁到越南的所有农产品市场的行情必然看涨。
安德森当时在与记者交谈时常常说:“我现在常常很振奋。”安德森在业内的外号是“日用品大王”,他掌管的奥斯普瑞对冲基金(在金融市场既买入又卖空的投机基金)规模居全球之首。但最近安德森一直在逃避媒体。他甚至花钱在市面上买断自己的所有照片,就是为了不在媒体上露脸。他的发言人照样拿着丰厚的薪水,但他如今的任务是守口如瓶。
投机者使危机加剧
但人们的确有很多问题需要问安德森,而其中最重要问题的是:对于目前全球范围内主要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国际投机者在其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人们如今不仅在传言投资者从洪都拉斯、菲律宾和孟加拉国的大饥荒中获利,批评人士还怀疑日用品投机者是否正在使危机进一步加剧。
对于这一问题,美国管理机构“日用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不久前在华盛顿召开了听证会。农民代表和食品生产者代表在会上都认为市场“崩溃”了,这意味着主要农作物价格的猛涨损害了所有人的利益———无论农民还是消费者都是如此。
导致全球粮食储备几乎耗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食用玉米供给减少是因为工业国家用它来制造乙醇。而发生在澳大利亚等国的旱灾破坏了水稻和小麦收成。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日用品价格从2006年年初就一直上涨,大米的价格涨了217%,小麦涨了136%,玉米涨125%,黄豆涨了107%。
但标准的供求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一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农业科学家目前已经递交了一份世界粮食危机报告。人们越来越多地批评对冲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养老基金以及投资银行对粮食危机负有部分责任。
小投资者唯利是图
德国斯图加特日用品经销商克里斯托弗·艾伯总结说,资金管理者考虑的只是“从日用品的稀缺中获利”。艾伯旗下的蒂博里尔斯投资公司拥有16亿美元的资金,该公司的专家们预测说,过去5年里有数千亿美元涌入期货市场,主要是针对农产品交易。
安德里亚·格吕内瓦尔德是德国小投资商中的明星人物。1989年,他和8位同学还有他的祖父一道创建了慕尼黑投资俱乐部(简称MIC),启动资金是2.4万美元。作为一名商学院的毕业生,格吕内瓦尔德现在为MIC的2500名成员管理着超过8000万美元的资金。
格吕内瓦尔德在期货交易所已经开始投资桔子、糖、玉米等。到目前为止,单单在小麦上的投资他就获得了93%的可观利润。他承认说:“我们的大多数成员都是以利益为主导的。”在他们的全国性股东大会中,很少有人会提及投资项目的社会影响。粮价的猛涨引起社会骚乱?在小投资者的世界里,这些问题根本不会有多大影响。
控制两年度的小麦交易量
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商品投机买卖早就从石油、黄金之类的标准产品延伸到一切可供食用和交易的物品。现在期货合同包含了从小麦、橘子到猪肚在内的所有商品。利用期货市场是农民提前出售庄稼的传统方法。在期货交易合同中,数量、价格和交付日期都有规定,有时甚至庄稼还没有种下就签了合同。
现在投资者正在利用这一机制牟取暴利。比如说,他们以低价签定小麦期货合同,指望小麦价格会上涨。一旦谷物价格在预定的交付日期之前上涨,他们就获利了。这些人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购买期货,从而导致短期内价格上涨。从去年8月开始,这一机制已导致米价上涨了两倍。
格雷格·华纳是美国“农业资源”公司的分析师,从事谷物批发业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他认为目前小麦市场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他说:“在通常情况下,买主和卖主人群是稳定而可以预测的,主要是农民和仓储经营者。”但在大量证券投资基金涌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华纳说,基金经理们希望利用期货合同使得利润最大化,价格就”一路飚升”了。他推测金融投资者目前已经控制了芝加哥软粒红冬小麦整整两个年度的全部交易量。
即使是华盛顿的“日用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也认识到这一问题潜在的巨大破坏性。美国“国家粮食和饲料贸协会”的托德·凯普说:“期货市场资金的大量流入,已经导致市场不再反映供求关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投资者们都将最大的赌注投在了主要食品上,在观察市场行情时,人们根本不会在意世界另一头发生的供应短缺和饥荒。
投资银行推波助澜
金融巨头荷兰银行尤其擅长于在当前市场上营利。作为私人投资日用品的资金提供者,荷兰银行在今年3月份成为首家授权小投资者让其到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投机米价上涨的银行。
该银行的市场部以无比冷酷无比精准的姿态,关注着有关世界范围内饥荒的报道。当印度下令禁止大米出口时,该银行的广告中说世界大米供应已经降至最低点,荷兰银行将首度帮助投资者们在第一时间里投资亚洲最重要的主要食品。
在供给短缺的时候提供投机资金会不会引起暴乱?荷兰银行的银行家真的如此麻木不仁地钻进钱眼里去了吗?荷兰银行德国分部授信业务负责人科夫德西说:“我们知道目前关于农产品的讨论。”但他对道德方面的讨论没有兴趣。他说:“我们只是提供钻机,但用钻机来开采富矿那是别人的事情。”
事实上,荷兰银行已经开采到了一个巨大的富矿。在仅仅三周内,投资者们获得的回报超过了20%。芝加哥的期货合同交易量直线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