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交通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组织编写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于2006年8月16日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后于近日发布。根据规划,我国将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5个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群体,并在主要货类的运输上形成煤炭运输、石油运输、铁矿石运输、集装箱运输、粮食运输、商品汽车运输及物流、陆岛滚装运输、旅客运输8大系统。
根据《规划》,2010年前沿海港口建设目标将主要围绕煤炭、原油、铁矿石、集装箱四个运输系统进行,以建设大型、深水、高效的专业化码头为重点。根据沿海五个区域的不同需求、不同特点,各区域建设重点将有所区别。2010年以后,继续完善上述各个运输系统,适应国家生产力、产业布局及结构进一步调整的需要,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将利于我国沿海港口布局体现综合运输、突出重点、节约资源、区域协调、科学管理的原则,走集约化、规模化、效益优先的发展道路。对合理利用和有序开发有限的深水岸线资源,进一步完善国家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对外贸易意义深远。
据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介绍,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是沿海港口的空间分布规划,也是最高层面的港口规划。作为国家级沿海港口的布局,它服务于国家经济安全、社会进步、贸易发展、结构调整以及国防建设,体现国家发展综合运输、现代化港口的意志,并通过港口布局规划来指导各省和具体港口的发展规划,合理利用和保护港口岸线资源。《规划》的出台,将对沿海港口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完善起到十分重大的促进作用。
国家交通部规划司司长董学博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石油、铁矿石等原材料的需求还会强劲增长,加之我国北煤南运的格局很难改变。在此认识基础上进行的港口规划是能够适应经济下一轮增长需求。
国家发改委交通司司长王庆云说,我国越来越多的原材料需要利用国际市场,港口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节点,港口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主要是通过集疏运通道完成的。岸线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为了避免资源浪费,避免出现重复建设,需要对各地港口的发展进行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