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累计成交340.6亿美元 增长15.7%
第100届广交会闭幕。本届广交会出口累计成交额达到340.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比去年秋交会增长15.7%。从成交市场看,欧盟、美国和中东列成交额的前三位,金额分别占总成交额的34%、14.7%和11.9%,比去年秋交会分别增长11%、16.7%和10.3%。
■ 3家企业被开除500多家企业涉嫌侵权
本届广交会共有212个国家和地区的192691名采购商到会,比第99届广交会增长1.4%,其中85091名是首次来参加广交会的新采购商,占全部到会客商总数的44%。
本届广交会继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据统计,本届广交会共受理投诉573宗,被投诉企业848家,认定涉嫌侵权企业509家,分别比上届增加101宗、105家和90家。
■ 盘点四大关键词聚焦四大热点
本届广交会到会采购商的突出特点是欧美采购商明显增加。共有来自212个国家和地区的192691名采购商到会,比今年春交会增长1.4%,比去年秋交会增长8.7%。其中,欧洲采购商共到会40596人,比今年春交会增长19.3%;美洲采购商达到26021人,比去年秋交会增长17%;亚洲、大洋洲、非洲采购商到会人数分别为106716人、5920人和9375人,与今年春交会到会人数相比均有所减少。其中非洲采购商减少最多,比上届下降28%。亚洲、非洲采购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期期间正好碰上穆斯林斋月。
■ 三大顽症困扰 中小企业“两极分化”
望着广交会琶洲展馆里密密麻麻的中国企业和熙熙攘攘的海外采购商,山东交易团副团长吴英喜感叹:“别看企业挤着要进广交会,进来了也不是都赚钱。很多企业接了一堆订单,年终一算账,也就是挣个饭钱。” 占广交会14000多家参展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正在呈现出或在国际舞台站稳脚跟、或陷入低价竞争怪圈的“两极分化”局面。
■ 低价竞销几无空间 折射中国外贸转型
长期以来,“数量扩张,低价竞争”是我国不少出口商品赢得市场的重要“法宝”。随着竞争日趋白热化,以及国家一系列外贸政策的调整,靠打价格战占有市场的出口模式已难以为继,空间越收越窄。
每年两届的广交会被称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在第100届广交会上,各类产品同台竞技,从采购商的关注度和成交情况看,缺乏创新和品牌、技术含量低、走低价路线的产品疲态尽显,已走到市场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