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世界最大的航运巨头马士基公司,在5月11日宣布并购世界上第三大集装箱公司荷兰铁行渣华集团。这是全球航运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收购案,对世界航运格局的影响极为巨大。
马士基壮大实力
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贸易的繁荣,为世界上的集装箱船运公司提供了丰厚的利润。其中最大的丹麦马士基公司用它的收益并购它的竞争对手———荷兰铁行渣华集团(P&ONedlloyd),以此增强它在海运市场的地位。但它的经营前景并不乐观。
在贸易屏障取消的同时,出口商品到国外市场的运输价格也相应下降,这对世界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占据世界集装箱运输头把交椅的马士基公司,在5月11日宣布,以23亿欧元(30亿美元),并购世界上第三大集装箱公司荷兰铁行渣华集团。这笔交易,使马士基公司的全球市场份额从大约12%提高到将近18%。使它更加领先它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地中海航运公司。
世界贸易的繁荣,为世界上的大集装箱船运公司提供了丰厚的利润。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提供的数据,从1997年到2006年,全球商品贸易每年平均增长6.9%。在2004年,全球商品贸易比上年增长10.7%,达到8.9万亿美元。
这种增长帮助马士基公司在去年获得净利润184亿丹麦马克(约31亿美元)。其中,集装箱海运业提供了净利润84亿丹麦马克,是它在2003年利润的两倍多(马士基其余的利润来自油轮运输、超级市场,一家航空公司,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发)。这些丰厚的成果,为马士基公司通过并购进行扩展提供了金融实力。然而,丰厚的利润还可能诱惑马士基多付:它为荷兰铁行渣华集团业绩预报的股票价格提供大约40%的溢价。
海运业有暗礁险滩
在2000年至2004年,尽管集装箱船运公司的运输能力每年增加10.6%,但世界贸易对集装箱运输的需求超过了供给。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出口大幅增长,这就使集装箱运输的价格上涨。为了夺取运输业务和较高的价格优势,海运公司订购了大量的新船。在到2005年1月的一年的时间内,世界各大造船厂的订单增长了32.8%。订购的船只数量接近4000艘,几乎有1/3是集装箱运输船。
在造船厂已经全力生产的情况下,现在的订单要3年或更多的时间才能交货。为了更快地增加运输能力,尽管价格昂贵,马士基决定用并购的方式扩大船队。并购荷兰铁行渣华集团之后,立刻有162艘船只加入它现在拥有387艘船只的船队,并且将它的集装箱运输能力提高了大约44%,相当于150万只标准集装箱(TEU)。这笔交易还让马士基公司得到了荷兰铁行渣华集团订购的42艘船只。马士基将很快让那些竞争对手在它航行的“尾波”里颠簸———除非它们能合并成一个大的联盟。
这些竞争对手现在可能正试图这样做,对于它们来说,已经证明扩大规模是很重要的。世界上许多集装箱海运公司(包括荷兰铁行渣华集团,不包括马士基)是“运输能力联营同盟”的成员,这个同盟为改善效率提供了规模和帮助。实际上,包括荷兰铁行渣华集团的“大联盟”(GrandAlliance)目前的运输能力超过马士基。这可能是促使马士基去推翻它的一个因素。
问题是,扩展了的马士基公司是否能够经受住航行途中的滔滔急流。航运咨询单位杜鲁里公司(Drewry)预测,今年货运需要可能超过船队的增长速度,但在2006年以后,当船队预期激增14%的时候,需求可能下滑。并且是在假定世界贸易按照目前的速度继续增长的条件下做出的预期。
分析家认为,如果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世界贸易受到挫折,而海运公司不断增加过剩的运输能力,海运价格就可能迅速下降,因此,世界上的集装箱运输公司将滞留大量的空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