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国经济仍然处于新的增长周期平台上,投资、消费、出口三大因素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依然较大,虽然三大因素所起作用会有所变化,增速也会比2005年有所下降,但都居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在此推动下,国内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将继续扩大。主要依据分析如下:
1.投资增长的动力和基础仍然存在,再加上外资、社会资金供给充裕,在建规模基数较大的惯性,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仍将保持较高的水平,保守估计增幅在20%左右。投资的平稳增长必将拉动投资类原材料需求的增长,可为运输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货源。
2.工业生产对经济增长仍居主导地位,工业生产的稳步增长,带动了工业性原材料消费的稳步上升,能源、原材料及制造业产品产销数量都会有所增长。
(1)2005年煤炭生产可能突破20亿吨,2006年煤炭产需增长速度预计保持10%左右,煤炭产量将达到22亿吨,比上年净增2亿吨,按产运系数0.6计算,煤炭运量将增加1.2亿吨;
(2)2005年油品消费量可达3亿吨以上,而全国原油产量继续维持在1.8亿吨左右的水平,预计2006年原油进口量将在2005年原油进口1.3亿吨的基础上再增10%以上;
(3)2006年电力装机规模与2005年相当,仍将投产7000万千瓦左右,电煤供应仍将面临持续偏紧的局面;
(4)2005年钢材消费量突破3亿吨,铁矿石进口将达2.4亿吨以上,虽然钢材、进口铁矿石价格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大幅波动,需求有所降温,但随着钢铁产能的扩张,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生产仍有增长空间,预计2006年钢铁生产增幅在10%上下;
(5)水泥产量2005年接近10亿吨,随着供过于求的日趋显现,市场需求量也在趋缓,但2006年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仍有两成左右的增长,与之关系密切的水泥产量也将小幅增长,产量将保持在10亿吨左右;
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产品产量的持续增长,为交通运输提供了数量大、运距长、跨区域的基础货源,成为铁路、港口运输生产重要的增长点。
3.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6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7.4%,高于2005年。据商务部发布的报告,2006年对外贸易进口将突破1.6万亿美元,增幅预期在15%。其中,在进口方面将继续增加紧缺资源和原料性商品与中间投入品,弥补国内资源、原材料供应方面的缺口。在出口方面,商品结构将得到改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已成为新的支柱,对集装箱运输需求增加较快。
综观经济发展态势,尤其是大运量的工业部门和进出口贸易的加快发展,货运需求仍将旺盛,而且依然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矿石等大宗货物的运输方面,特别是煤炭作为重点物资运输中的重中之重,继续呈现偏紧状态,煤炭运输紧张状况企望彻底缓解不容乐观。
货源充足为运输生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总体形势会好于去年。虽然煤电油运持续紧张的突出矛盾比上两年有一定程度缓解,但作为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瓶颈”制约因素,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消除。预期2006年主要运输方式全年货运量将超过186亿吨,比2005年预计完成增长5.4%;货物周转量将达81285亿吨公里,比2005年预计完成增长7.9%。
作者:王德生 肖昭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