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供应商(www.china.cn)日前宣布,已经成为第101届广交会的正式“驻会商务机构”,并将派发万张“参展券”给国内优秀中小企业。
这意味着,万家中小企业将获得与其他大企业共同分享广交会几百亿美元交易额的机会。消息一出,各地中小企业反响热烈,参与广交会的热情升至“沸点”。自此,广交会服务中小企业的历史也正式翻开了新的一页。
过去的百届广交会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更像是一座绚丽的空中楼阁。为了争取广交会的入场券,中小企业不得不先在外贸出口上创造出业绩,再千方百计地寻求进入广交会的途径。然而,广交会“200万美元出口额”的最低门槛,将很多优秀中小企业挡在了门外。
集中最优秀的知名企业与全球客商对话,参与国际贸易交流,是政府主管部门在广交会上的一贯策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也意味着广交会的主力只能是全国各省市千里挑一的知名企业。如同足球场上的主力与替补,更多的中小企业只能在替补席上长期“坐冷板凳”,看不到一丝希望。
每年的广交会,有这种“替补”经历的中小企业数以百万计。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广交会会场是一个可以“一会成名”的梦幻贸易平台,只是等待他们的却总是漫长的“冷板凳”岁月。
随着国家的政策推动,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重要。民营企业在广交会上也屡有上佳表现。上届广交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出口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48.2%。那么,占据民营企业绝对席位的中小企业是否已经成了广交会的主力?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经统计发现,取得“半壁江山”成交额的仍是那些大型民营企业。由“替补”到“主力”的征途上,优秀的中小企业仍然任重而道远。
中国网中国供应商要为万家优秀中小企业提供参展机会的消息得到了企业和媒体的关注,从目前火爆的报名情况看,从该平台脱颖而出的万家中小企业注定将成为广交会上的新亮点,中小企业的贸易交流也将迎来新的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