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贸发展不断创造奇迹:外贸规模已经跃升万亿美元的台阶,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目前我国贸易规模大、增加快,对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已经在一些具体商品、局部市场造成冲击,并且这种冲击正在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从未来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将主要来自于外贸规模大、增长快。2002年、2003年、2004年我国外贸规模扩大了一倍有余,增长速度在30%-40%。照此速度发展,三至四年中国就可以超过德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即使按照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年均增长16.7%的速度估计,至2007年我国外贸将以17400亿美元超德国(注:以目前汇率水平估计),2013年我国还将以43900亿美元超美国(2004年美国货物贸易规模22812.8亿美元,预计2013年美国外贸将达435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一个新的超级贸易大国的崛起,势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必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对此必须有充分的估计,在“拥挤的地球村”里统筹兼顾方方面面利益,确保彼此共同、持续发展。对此进行预见性研究,重新审视我国外贸发展应该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全面评价我国开放式加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和模式,以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外贸和经济建设。
一、适度发展
对外贸易规模突破万亿美元,标志着我国外贸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由于我国外贸规模巨大,增长速度快对世界经济整体影响出现质的飞跃。同时外部环境对我国外贸发展也出现重大调整。国际经验表明,任何一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和增长率,都要有一个合理的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就会产生过度增长问题。贸易的过度增长会造成国际市场混乱、恶性竞争,对世界经济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所谓对外贸易适度发展的内涵包括适度规模和适度增长两方面,一定的贸易规模是一个国家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的基础,贸易规模越大,在此基础上贸易的增长速度越高,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就越大。因此,在贸易规模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其增长速度应与世界贸易增长相协调,同时使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能适应国内外新形势,这种增长就是适度增长。
对外贸易的适度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首先,要是贸易增长保持合理水平,综合贸易影响率就不能超过贸易摩擦警戒线。为了便于量化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这里提出一个“综合影响率”的新概念和计算公式。设定:一国外贸占世界贸易比重为W;一国外贸增长的增量占世界贸易增量的百分比定义设定为:ΔW。按照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践经验判断,ΔW值在30%以内市场竞争尚处于良性状态,多数竞争对于还可以忍耐,在30%-50%区间,则是恶性竞争、贸易摩擦会明显增加,超过50%则可能引起全面摩擦。
一国贸易直接影响率=W+ΔW;一国外贸增长对世界间接影响率为:C。通常间接影响类似于一种乘数效果:C=∑cl+c2+c3…,cl、c2、c3…指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波及效果值…;(由于波及影响需要另立课题,专门进行定量方面的深入研究,国际上经验估计波及影响一般是增量比重的一至三倍),所以,C计算公式还可简化为:C=权数×ΔW。
则:外贸增长对世界综合贸易影响率Y=W+ΔW+C。
按照同样的方法,贸易综合影响率的指标还可以分解为出口贸易及进口贸易综合影响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一直不断提高,80年代我国出口贸易占世界比重为1.4%,90年代提高到为2.7%,2003年占世界出口贸易比重5.86%,2004年升至6.5%,2004年我国外贸出口对世界贸易直接影响率值为14.0%(ΔW=7.5%)。按照国际贸易经验判断,通常间接影响力至少不低于ΔW,权数至少为1。则2004年我国出口贸易综合影响率在21.5%-36.5%之间。世界贸易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各国对外贸易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力并不是按比例均衡分布和发挥效用的,而是少数大国贸易综合影响率超过一定数值之后,其动向往往可以左右世界全局。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位居世界第三,综合影响率超过21.5%,现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可以达到这一水平,并足以对世界贸易全局产生巨大影响。所以,我国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也有责任考虑与世界贸易协调发展,注意保持适度增长,适当调控增长速度。
对外贸易保持适度增长,不仅需要从总体规模把握,而且还应具体到商品和市场。2003年,我国除食品外,其他大类商品增长幅度都在20%以上,特别是纺织服装、杂货出口占世界比重已经分别达到17.3%和18.4%,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足可以用“冲击”来形容,综合影响率已经整体上超过了警戒区,因而引起贸易摩擦也就在预料之中。
其次,实施与国际国内相协调的发展战略。经济全球化之前国民经济发展客观要求按比例协调推进,在经济全球化全面、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经济之间分工合作已经从最终产品层次一步步深化到生产全过程各个领域,因而各国经济向全方位开放发展,各经济体不一定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例如美国经济三大产业之间比例明显失调,其制造业过于萎缩,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必须依赖相应的进口满足供应,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度已经相当高。因而美国常讲经济发展正面临严峻的结构性问题,到一定时期美国肯定需要对其经济结构性问题进行调整。同样,我国经济发展外向度、出口导向型特征日益突出,资源配置大量地投向外贸,甚至投向加工贸易,然后大量对外出口。这种资源配置倾向导致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的加工厂、贸易通道和交易平台。这也是一种结构问题,只不过是与美国经济结构失衡方向相反。我国内部资源配置、结构比例关系、运行机制等因素决定了我国贸易规模巨大化、增长高速化。换句话说,贸易规模过大、过快增长是一种表面现象,如内部实质性问题不解决、发展模式不调整,则规模、速度可以调整的幅度范围将十分有限。调整大了,会影响国内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调整小了,不解决问题。而且这种调节幅度范围有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缩小,持续下去我国与外国经济的矛盾、贸易摩擦不仅不会从根本上解决,反而会逐步加深,越演越烈,以至于重蹈日本经济覆辙。因而探讨适度规模和适度发展应更加深入实质地研究、分析我国继续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及其配套措施的合理性问题。
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发展经验教训看,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发展达到辉煌的顶点。进入90年代却陷入了泥沼、停滞了十年。至今可能无人敢断定其经济是否已经彻底摆脱了困境。针对日本经济遇到的困难,许多知名学者,其中不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或是像美联储掌门人格林斯潘那样直接在一线担当领军人物的专家学者均对日本经济发展认真地提出过建议;日本政府经济调控不可谓不娴熟,日本自民党执政经验不可谓不丰富。但是他们这些年的努力至今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究其原因,可以发现,日本政府实施的贸易立国战略和相应的配套政策已经过时,需要采取新的战略和政策措施。也就是说,尽管世界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当初日本实施贸易立国战略时日元兑美元汇率为360:1,现在已经升值到100-110:1水平;当初外汇稀缺,如今外汇储备接近一万亿美元;当初世界经济的增长点在钢铁、机械、化工、电子、汽车、造船等制造业领域,现在早已被金融、信息、高科技等产业所代替;当初国际分工主要是在最终形态完整产品层面展开,而今已经深化到产品制造工艺、工序等制造过程各个环节;当初日本人均GDP可能不足500美元,如今已经达到3.3万美元以上等等。可是日本经济今天的发展战略依然没有调整,仍然痴迷于出口导向型而不能自拔。事实上,日本经济发展的表面问题是出口过剩、贸易规模过剩、国内制造业过剩,而深层次原因就是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已经过时,不能带动日本经济继续前进。世界经济已经不能容忍日本经济不断扩大贸易顺差,带动经济增长,在美国主导西方主要国家政府协调介入下,诱导日元汇率升值,从整体上抑制了日本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势头。日本制造业出口前景黯淡,设备投资低迷,而消费者并没有扩大消费,依旧将一定比例收入存入银行,消费不能带动经济增长。所以,投资低迷,净出口不能增加和消费不能发挥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这就是日本经济90年代持续低迷和衰退的根本所在。同时也说明,日本政府在没有对贸易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必要调整情况下,迫于美国压力,同意对外采取协调行动,造成内外政策不能保持连贯一致的失误是导致日本经济失去发展势头的根本原因。
此外,东南亚经济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增长也出现停滞或大不如前,也与东南亚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利用外资发展外贸,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由于其对外资依赖过多,当吸引外资减少、甚至外资增加不够充分时,其经济发展也就出现停滞的趋势。这说明外资发展带来的经济贸易繁荣只是“体外繁荣”,而不是“体内繁荣”。只有本土企业自身发展、强大,带动贸易或产业能够持续增长,进而带动经济增长,发挥主导作用才是健全的经济。在发展经济上,重视利用外资是重要的,但是不能对外资给予过多期望,更不能忽略本土企业在经济发展和在整体意义上占据主导地位这个根本。自力更生为主,利用外资为辅的政策,在当前及今后发展过程中,更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第三,实行与国内外新的发展形势相适应的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型增长要求企业延长产业加工链,增加产品加工度,提高附加价值;要求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自己开拓国际市场和自主开展国际营销。这些都会增加企业扩大出口的难度,相应地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增长速度也会有所放慢。发展经济、贸易就好比爬坡,越往上越难,越往上越慢,因为它的内涵更加丰富,创造的价值更高、经济效益更好。提出外贸适度规模和适度增长不是简单的调控进出口金额,束缚自己的手脚,而是要求企业从事更加富有内涵的进出口,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集约方式实现的增长才是适度增长。
对照贸易综合影响率指标的分析,不难得出结论,我国出口贸易规模大、增长猛,已经接近贸易摩擦警戒区。2003年我国出口增长34.6%,世界出口增长16.1%,我国出口增量占世界增量的比重高达10.85%。2003年我国出口对世界贸易的“综合影响率”已经达到27.56%,2004由于美元贬值,世界贸易“虚增11%”,淡化了我国贸易的影响,“综合影响率”仅仅略低于2003年水平,为26.90%。目前世界各国贸易综合影响率达到25%以上的国家只有美国、德国和中国。按照国际经验判断,国家贸易综合影响率在25%-30%之间还可以使负面影响开始突出,在30%-35%之间为警戒区,超过35%则难以承受,可能发生全局性贸易摩擦。目前在全局上,我国外贸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尚在可承受范围内,但是由于增长很快,未来2-3年整体突破警戒区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因此,对我国外贸未来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必须冷静分析、认真应对。
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上万亿美元规模对国内经济发展也同样带来一些负面影响。(1)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004年中国外贸依存度已达69.3%,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3倍,远高于印度、墨西哥等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高度依赖。(2)粗放式贸易增长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低下,影响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3)片面扩大出口导致过度开采自然资源,追求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也往往忽略了对环境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通过进口传导通道可能引发国内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