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出口业务开始前的“陷阱”
1.熟人“陷阱”
熟人往往以××高干的亲戚、××外商的朋友,并以委托书迷惑。尽管有些熟人无意诈骗,却被第三者欺骗而牵连外经贸企业。
2.代理“陷阱”
许多借权经营、挂靠经营,都是用代理方式来获得外经贸企业的合法认可。外贸公司因不能全程跟踪,外商与委托人串通一气也全然不知。最后,诈骗频频得手,而在案发后,受处罚的却是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公司。
3.客户“陷阱”
拿出准备好的证明客户如何有实力的复印件(事实上很多是伪造的或是借用别的厂商的)进行欺骗。外贸公司在未作任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抓客户扩展业务,轻信而致上当。
4.高利“陷阱”
设陷者总是将利润提得很高,同时又提出一些看似十分合理的要求和一些给对方可以让步的条件,让你一步一步进人设置的陷阱。外贸公司不愿舍弃这笔难得的生意,放松了警惕性。
5.好处“陷阱”
对业务人员以“好处”作为诱饵,当这些承诺得到外贸公司业务人员的同意后,“业务”即告成交。
6.资金“陷阱”
设陷者称不需要动资金,只需出具全套单据,资金由对方垫付,用简单的条件诱使外贸公司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