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李仁杰
现年72岁,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也是我国自办油画研究班的第一位女研究生。1971年,她被调往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宣传部,负责美术设计工作。
由于广交会在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中所起的特殊作用,人们通常将广交会比喻为中国外贸“晴雨表”,而从1971年开始进入广交会从事美工的李仁杰老人,却形象地将广交会的展馆布置比喻为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晴雨表”。
“1966年的秋交会上,广交会展馆中的语录牌、标语牌大大小小共有2673幅,然而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产品的广告牌。”通过标语牌的变迁,生动地看到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广交会南广场
从语录墙到名牌商品广告牌
从一开始便肩负着为国家解决外汇短缺、突破经济封锁重任的广交会,即使是到了文化大革命强调政治学习的时期,也是“白天成交,晚上学习”,成交额和采购商数量年年攀升。
语录牌和标语牌,也就成为反映文化大革命时代特征最显著的标志。退休后一直从事广交会修志工作的李仁杰,在查阅省委档案馆资料时得到这样一个准确的数字:1966年秋交会时,展馆中共有大大小小2673幅语录牌、标语牌,以及445幅突出毛主席光辉形象的画像和照片。“当时我们广交会内从事美工的工作人员,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画伟人的画像。”
1974年,广交会搬到流花展馆时,就在展馆顶部放置了50多米长的霓虹灯标语,内容为“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前进,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实际上到这个时候,由于中央提出要“实事求是、戒骄戒躁”的要求,展馆内政治性标语开始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展馆内要有语录和标语,起码有一条起统帅性作用,但不能超过三条。”
1978年时,文化大革命结束已有两年,广交会南广场的语录墙就被拆掉了。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了之后,整个展馆的语录压缩到12条,展馆周围放了50幅商品广告路牌,分给各个外贸总公司。再到后来,展馆顶部50多米长的标语取消了,馆内也完全没有政治性标语了。
“那时候我开始负责画广告路牌,包括轮胎、服装等等。记得1989年我退休那一年,我站在展馆门口一抬头,看到原先放标语的地方变成了贵州茅台、青岛啤酒等中国几大名牌产品的广告牌,真是有沧桑巨变的感觉。”老人说,当时自己在展馆外站了很久,感慨万千。
广交会序幕大厅
先画伟人像,后画迎宾花篮
回忆会馆的序幕大厅,老人介绍说,最开始是中间毛主席像,两边写有两条语录——“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到了1971年春天,也就是自己到广交会工作的那一年,将两条语录变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画像,之后的领导人画像也一直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在维护伟人画像的过程中,老人对一件事情至今记忆犹深。“有一天我刚刚上班,突然有人过来说不得了了,序幕大厅的人像眼珠发白了。”跑过去一看,原来是由于广东春天的天气太潮湿,墙壁开始发霉,伟人黑色的眼珠变成了白色。“当时春交会快要开幕了,所以就赶紧找来一根长棍蒙上布,蘸上松节油扶着梯子去擦洗。”
到了1980年的春交会,由于开始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领导人的画像就变成了一个迎宾花篮。“在几十米长的墙壁上画花篮的时候,我们好几个同事经常是一个人负责画一朵花,站在脚手架上人还没有一朵花大。”
序幕大厅的花篮保持了几年后,由于感到单调,又换成了山河颂。“整幅画不仅占据了原先花篮所在的墙壁,还延伸到左右两边的墙壁,共有64米长、6米高,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一幅壁画。”老人说,当时正逢全国第六届美术展展出,她还代表广东省美协参加壁画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