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医药商品直接关系到国民的生命健康及安全问题,医药物流因而具有一些其他行业物流所不具有的特点。不仅要要针对品种多,批量少的要求实现高效并准时的配送,减少差错率,还要对物流过程中各项信息进行追踪管理。我国现代商业医药物流体系建设起步较晚,通过国家的大力扶持以及大型企业所产生的示范效应,我国商业医药物流发展迅速。但由于我国参与医药物流的公司企业众多,水平参差不齐,且多以小企业为主,所以从保障我国药品安全角度出发,国家对医药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医药物流体系的逐步完善,但现行的商业医药物流体系已不能与企业日益扩大的业务规模相适应,这主要表现在,物流信息对企业的发展正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药品市场关于运输质量的竞争悄然兴起;针对近年来灾害频发,关于提高医药物流的应急性成为当代物流一大发展趋势;传统的通过关系或人际的、宗派的的网络进行营销的手段也在越来越多被用来建设和维持盈利性客户关系。
二、问题分析
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医药物流企业还处于在从部分信息化向全面信息化水平发展的阶段。根据2009年中国物流管理信息化调研报告,[2]企业对自身网站在企业宣传上的重要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根据调查,拥有网站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6%,拥有邮箱的企业更是占到总数的80%。60%以上的企业有独立的信息技术部门。有专人对自身进行信息系统维护的企业达到总数的70%。有74%以上已建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拥有企业内部网络,大约67.2%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对仓储管理、运输管理、ERP、跟踪定位、信息查询、订单系统等系统进行全部集成或部分集成的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67.8%没有进行的的企业只有11.6%
数据显示,实施或部分实施信息化的医药商业物流企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全面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只占了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在整个行业的供应链中,因为很多物流企业信息建设层次较低,造成信息不畅,流通渠道过长,导致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盈利能力不断下降。同时,大多数企业拓展自身业务中,没有适应时代潮流,信息收集、传输以及信息分析模式固化,使企业面对市场竞争是不能快速反应,并且随着企业业务扩大,这种落后的模式反而会逐渐增加企业内耗,直接导致“规模不经济”。
从运输的质量和应急性的角度来说,中国的医药物流企业处于相对比较原始低级的发展阶段。从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到西南大旱、玉树以及舟曲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医药物流的应急性和安全性受到了广泛关注。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应对各类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时,事实上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但多数时候药品还是难于在第一时间送达现场,满足需要,原因就在与应急物流系统建设欠缺,物流保障能力有待加强。
医药物流领域属于冷链物流领域。根据具体的药品的不同性质,以及重要性,准确性来衡量我国医药商业物流企业的运输,还有以下主要问题:
第一、设备不足。应急物流强调调运的及时有效,强调整个冷链的无缝衔接,但我国能够用于野外应急条件下的冷藏设备不足;冷藏保温汽车占有率极低,仅为货运汽车比例的0.3%,而美国占1%,英国占2.6%,德国更是达到3%。
第二、标准体系不健全。目前虽有冷链物流方面的标准,但对应急方面的要求体现不够明显。如应急物资包装与标识尚处于空白阶段,应当加以完善,实之既要满足冷链运输的要求,又能降低投送中的损毁率,并可能提高投送中的拣获率。
第三、分布不均衡。一般来说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优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的冷链物流基础优于农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优于中小城市;生鲜食品加工等相关产业集中地区优于其他地区。
由此可见,社会对医药企业物流水平的要求与实际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为应对近年来气候异常、地质结构变动所可能带来的后果,提高医药物流水平是大势所趋。
从客户关系管理的角度来说,每个现代企业都意识到了建立良好客户关系的重要性。但在用传统观念经营的企业中,由于观念落后以及企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这一客观事实,建立良好的、持久的客户关系,让客户体验个性化的服务是十分困难的。比如企业难以保证自身的售后服务使大多数消费者满意;销售人员所掌控的消费者的信息很难完全共享;同时,由于工作流程设计不恰当使得一些重要客户的信息在企业信息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使用,使得客户信息丢失的风险加剧。更重要的是,企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水平低,由于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较少,使得他们回答消费者的疑问很难有统一标准,这会加剧消费者对企业的不信任。这些都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要面对的,否则企业如果只重视眼前利润,虽在短期可以获得巨大收益,但却牺牲了企业的长远利益,最终会得不偿失。
三、提出建议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医药商业企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随着企业间并购、合作等方式的频繁进行,其规模越来越大,并逐渐出现了跨区域跨国界经营的趋势。为适应这些变化,企业配送中心的数量也在增长。同时在运输质量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中国的医药商业物流企业应该在提高信息化、运输的准确度与质量、逐步完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上下足功夫。另外,企业发展程度还比较低而且实际资源是相对有限的,所以构建中国的商业医药物流的信息化平台与应急性系统,是将来商业医药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
具体来说,企业应在信息化、应急性与运输质量,完善客户关系三方面努力:
从信息化的角度来说,中国医药商业物流企业已经给予足够的重视,从上面的分析也可看出,中国医药物流实现了部分信息化,但信息集中程度不强,在具体运营中的的具体环节上的信息收集与分析还处于薄弱环节,因此,针对我国的医药物流企业,要从数据的集中部署和实现自动识别技术与信息系统的组合两方面入手。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条件实现数据的集中架构部署,以较低的成本对企业客户提供信息服务。具体做法是将所有数据集中于企业总部服务器,企业各部门及其分支机构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或其他方式直接向企业总部的服务器进行具体信息查询。同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B/S、A/S技术等加快企业的数据处理速度,提高企业面对市场变化的反应程度,使得企业对自身产品都能有着详细的了解,并通过信息的快速分析,掌握市场主动权。
在现代医药商业的物流领域中,企业针对自身特点,对自动识别技术和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对其提高管理水平会产生巨大的效果。这种整合不单单是技术上的整合,还是企业运作流程上的整合。在收货、验收、入库、分拣、集货、盘点、出货和退货处理各个环节进行条码化改造将提高整个作业的效率,缩短了各个作业环节的时间。此外,这项技术可以为企业服务的门店提供优化收货管理的解决方案。条形码本身就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对企业而言,这个过程本身又是一个客户化的过程,是一个体现双方技术、观点融合、互动和合作的过程。同时,在物联网技术带来的第三波技术浪潮中,RFID技术的引入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比如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实现实时监控库存和分拣情况等。虽然RFID技术的应用还没有一个切实的投资回报模型,但这种技术的应用趋势应是逐步发展的。在未来,这种交互式的运营和信息收集模式会成为现代医药商业企业的物流管理与运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由此可看出,商业医药物流企业在初步实现信息化的进程后,要把自身运营的各个环节逐步细化、信息化、标准化从而打造真正的信息化医药物流企业,对自身运营的产品实现全天的实时监控。企业不一定做大,但要做强,[6]在实现多数企业的信息化后应重点搭建中国医药商业企业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构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不仅可以方便信息交流,而且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投资,使得整个供应链更具有弹性。从而提高整体物流水平。所以构建信息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从运输质量和应急性上来说,中国的医药物流企业应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有一个完善的运输标准与较完备的运输体系。同时,国家也应把提高医药物流的应急性和运输质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
具体上来说,要从建立标准规范与出台政策法规、发展技术装备和合理布局三方面加以努力。
在提高医药物流的应急性和运输质量方面具有投入高,风险大的特点。因此就国情来看,政府应该占主导地位,通过出台优惠政策,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同时通过必要的立法和行政手段,优化配置市场资源,鼓励引导应急医药物流的健康发展,实现应急医药物流的法制化。健全组织机制,从纵向和横向加强沟通,提高组织效率。参照国际标准和我国物流企业的意见,尽快建立我国医药物流的运输标准。物资调配方面应建立中央和地方两套医药物流系统,并将物资集中管理。
针对医药的质量轻,产品包装较薄,体积较小而价值较大的特点,医药的运输还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冷链物流,航空运输因其迅速,及时,安全的特点应成为我国医药物流的重点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我国自身航空业的逐渐发展,未来的航空运输会越来越方便。而对于航空运输的冷藏技术的研制现在应率先成为少数几家实力雄厚的医药运输企业的业务发展方向,相信随着我国医药物流需求的不断增长,医药的航空运输会逐步打开局面。对于医药原材料的大宗运输等,我国其他冷链运输方式(如冷藏车冷藏船等)也应不断发展,因一步实现技术改造,提高运输的质量。同时国家和企业应构建专门的应急医药物流部门,以适应未来的挑战。
国家应首先加强与实力雄厚的医药物流企业合作,在全国各个区域选择一定数量的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奠定我国医药物流应急体系的基础,促进东中西应急体系的交叉互补,并以系统的观点,逐步向中小企业开放,搭建我国政府主导的,广泛医药物流企业参与的医药物流平台,确保灾害发生时医药运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加强物流保障能力。
在完善客户关系管理上,核心思想就是提供客户满意的商品和服务,并使客户保持忠诚,其中的关键是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物流营销精英团队。因此,[7]实现优秀的客户关系管理需要企业全体人员的参与,同时,在实施客户管理中请专业的企业咨询管理师针对企业实际,进行企业文化的重塑,使之真正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加强医药物流企业人员的培训,使之能够在技术革新的大背景下能够驾驭新技术,把先进的技术转化为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的手段。
四、结论
制约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原因是信息化发展不足、运输的及时性和运输质量不高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的不完善,企业必须要对此加以重视。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保证医药物流能满足紧急情况下对药品的需求,用应急性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同时将信息化带来的新技术用于提高医药运输的质量水平上,使医药物流的信息化、应急性以及运输的高质量相结合,在过程中不断提高客户管理水平。国家也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财政帮助,使医药物流网络真正覆盖到每一个需要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