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在整个生产流通领域中越来越显得重要,是在人们发现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再那么容易之时,后来经实践证明,通过调整流通领域的商品流量来降低成本,其潜力果然要比继续往生产领域加压要大得多,而配送就是调整物流的一种类型。
商品配送的合理化、高效性是配送制的一种理想状态。发达国家自本世纪60年代起,开始重视对商品配送整个流程进行优化组合和高效配置,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美国企业的做法是这样的:
1、将老式仓库改为配送中心;2、引进电脑管理网络,对装卸、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3、由连锁店共同组建配送中心,促进连锁店效益的增长。
配送中心通过购销功能,可以疏通流通渠道,协调产需矛盾;合理化的配送可以消除重复运输,提高运输工具的利用率;而集中库存则能减少仓库基建费用,压缩社会库存,较少仓储费用和资金占压;引进网络技术将加快物流速度,提高流通效率;这种通过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的连动操作,不仅可以避免库存分散,而且能降低企业的整体库存水平,从而降低连锁企业的物流总成本,缩短补货时间,进一步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看得出来,美国人提高配送效率的关键技术除了对流程的改革之外,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
电脑网络提高流通效率,主要作用在4个环节上。在选址、输送调度等方面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起到优化作用,它可以合理确定配送网络中节点布局,调配货源,科学地划分各配送点的覆盖区域,并确定直接配送的种类和恰当的运输方式。通过建立一套网上的自动订单控制系统,自动处理有关的订单的动态数据和内容。以计算机为主体形式分检、配装系统,使配送点及时按用户要求自动分检配装。最后,以计算机系统为主要手段的运输工具调度配车系统,既可节省流通费用,还能及时准确地送货。
配送在我国的发展也是近十几年的事,进展缓慢、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是目前的一个基本状况。具体表现在:配送规模小,物流网点没有统一布局;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低,机械化水平程度低,整体物流技术水平比较落后;配送中心功能不健全,其中信息没有得到充分的加工和利用,离信息化还有很大差距;等等。
技术是我国配送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国内的配送中心的计算机应用程度仍比较低,大多情况下,仍只限于日常事务管理,对于物流中的许多重要决策问题,如配送中心的选址、货物组配方案、运输的最佳路径、最优库存控制等方面,还处于半人工化决策状态,适应具体操作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滞后;物流设施的技术和设备都比较陈旧,与国外以机电一体化、无纸化为特征的配送自动化、现代化相比,差距很大;整体物流技术如运输技术、储存保管技术、流通加工技术,以及与个环节都密切相关的信息处理技术等,也都比较落后。
配送不同于一般性或工业企业直接销售性的送货,配送中心,既是一个物流中心,也是信息中心,它必须依托于现代化作业的方法和手段,尤其要有一套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为此,许多专家已经开始呼吁要发展高科技物流,重视物流信息的作用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现代化物流管理,加强物流软件的开发,培养科技人才。
当然除了引进信息技术之外,我国物质配送要发展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仍在市场环境和其本身流程的改造上。如一些专家建议,要打破限制,统筹规划统一安排,发挥整体效益;将配送制和代理制、连锁经营结合,发展代理配送制和连锁配送中心;在业务形式上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业务流程和作业形式;等等。
看来,建立一套规范化、现代化、合理的配送制在中国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