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是指物资有形或无形地从供给者向需求者进行物理流动,具体活动包括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以及通信联络等诸项活动。
军事物流,是指军事力量在平时和战时生活、训练、执勤及作战所需军事物资经过筹措、运输、包装、加工或生产、仓储、供应等环节,最终送达部队而被消耗使用,实现其空间转移的全过程。
物流,从机械化战争中走来
数据搜索: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01年中国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有1.9万亿人民币,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20%左右,而这个数字在发达国家只占7%左右。
据专家估计,1989年我国物流损失大约300亿人民币,如果能够研究一下物流,挽回的损失可以抵得上当年的军费。
专家解读:物流专业,是2003年地方高等院校最热门的招生专业;物流人才,是2003年地方人才市场最短缺的种类。
其实,物流概念的提出和物流活动的成熟源于机械化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队机动性能的提高和机动作战的需要,如何做好流动性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如何合理有效地实现军用物资调配,做到省时、省力、保障及时,成为军事后勤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美军利用运筹学方法展开研究,成功地解决了军事物资供应的诸多棘手问题,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将它形象直观地称作“物流”。
军事物流是现代物流大系统中的重要分支,是指军事力量在平时和战时生活、训练、执勤及作战所需军事物资经过筹措、运输、包装、加工或生产、仓储、供应等环节,最终送达部队而被消耗使用,实现其空间(或与支配权同时)转移的全过程。军事物流的流向、流量及其精确性、预见性如何,不仅起着支持和保障军事行动的作用,还发挥着调整和强化军事后勤力量,将国家的经济力、科技力转化为战斗力,以及支援和巩固国防建设的作用。
信息化战争呼唤现代军事物流
数据搜索:海湾战争中,美军后勤补给量是二次大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正是因为拥有强大的现代军事物流体系作保障。
专家解读:任何战争都可以用“流”的观点来分析。战争大致都可以分为人流、信息流和物流。其中,人流指的是指挥系统和部队的人员的机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路径部队行动到什么地方,这些都是人流的关键。信息流指的是部队通过网络等各种手段传输的信息。物流指的是武器装备的流动和军队自身的指挥系统的转移。
信息化战争需要打造现代化的军事物流。
物流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西方发达国家军队在发展现代军事物流的过程中,广泛采取了搭建信息平台的方式,运用计算机信息网络链接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对物流配送实体网络和信息网络进行“无缝链接”。
20世纪90年代初,美军就开始了“物流网点”的建设。机构上,由一个部门将过去几个部门分散管理的运输、补给、维修和其他保障职能统管起来。这个部门可以使用战场指挥通信渠道,了解作战部队的情况,掌握必要的指挥信息,因而能够准确预测,甚至预先在战场上配置所需物资。
物流装备是现代军事物流体系的直接载体。轻型载荷搬运装备,具有货盘装载系统的自装能力与巨大的载重能力,是向战场任何地点运送弹药的极好平台。美军载荷搬运系统的作用可以扩大到运输所有类别的补给品,这样就创造出了更大的载荷搬运能力与一些增补性的功能。
现代物流引发军事后勤革命
数据搜索:1999年,美陆军器材部根据“批发级后勤现代化计划”,通过合同方式,将“产品司令部标准系统”和“标准仓库系统”外包,由民间企业负责其运行与维护工作。目前,供货商直接保障美军的物资已有给养、服装纺织品、医疗器械和汽车配件等。
专家解读:军事物流的发展,必然会引起军事后勤革命。而军地物流的一体化,则是这其中的重要发展方向。理想的状态是,出现一批准军事化的物流企业,这些设施可以是军地通用的,一旦发生了战争,这些企业都可以被部队征用。这样的好处是,一来可以大大减轻部队的负担,同时也能要求专业的物流企业保障物资准确到位。
军地物流一体化,不仅减少了物资供应环节,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而且使军民通用物资储备于社会、市场、企业产品中,技术储备于企业生产中,物流设施设备人员共享。未来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只有建立起社会化的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才能有效地满足战争对物资的需求。
解读现代军事物流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4-1-26 15:42:00 网络
导读:物流,是指物资有形或无形地从供给者向需求者进行物理流动,具体活动包括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以及通信联络等诸项活动。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