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考试| 物流案例| 物流培训| 物流论文| 物流法规

现代物流的经济学分析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6-5 14:50:00 精品资料网

导读:新世纪是世界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世纪,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在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下生存和发展。

  本文从市场供求运行的角度,以经济学的需求观、交易费用、寻找费用等经济理论,分析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以经济学的财富观阐述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基本动力因素,进而探讨现代物流业态和物流经营方式的变革,以期新世纪之初,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实现两个市场的对接和融合进程中,促进中国物流的发展。

  一、物流的经济学分析

  新世纪是世界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世纪,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在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下生存和发展。不管西方还是东方,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即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经济形式。因此,从市场经济供求运动的角度分析物流,有助于我们对人类的经济活动规律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

  (一)物流的市场观

  人们通常将流通领域里所发生的商品买卖,以及由商品买卖所引起的人、财、物的全部运动,称为物流。作为商务概念,一般认为物流涉及的是实物及相关信息在供应者与需求者之间传递的全过程。

  作为经济学概念的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市场供求活动实际是物质流和价值流运动,即商品流通过程实际包括两种流程。首先表现为“实体流通”(简称“物流”),即商品的实体运动过程,它是通过运输、储存及其他机构的配合来完成的。商品物流的内容包括了商品的包装、运输、装卸、储存、养护等活动,反映商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换。商品流通的另一过程是“交易流程”或称之为“所有权流程”(简称“商流”),即商品的所有权转移过程。它是通过一次或多次交易活动,使商品价值形式发生变化,将商品的所有权逐次转移,最后到达消费者或使用者手中。

  不难看出,物流的基本特征是实物的流通,即使用价值的流转;而商流的本质特征则是商品价值的流转,即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物流与商流一般是统一的,即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实现商流。正是物流与商流的辩证统一运动,推动所有商品(生产、生活、物质和精神等)的交易行为,促成了各行各业、不同种类、各个层次和大小不等的市场,并由这种市场交易的网络形成了商品交换的供求运动和供求运动的渠道。正如琼·罗宾逊所说,市场是买主和卖主的聚会。买卖双方在各级网点、网站从事着交换财富的活动。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出现高频率、大范围的特征,引起现代物流的高速、多层次、大范围和信息流错综复杂宽带运行的趋势,同时也引发了物流业的巨大变革。既然现代物流发展是商品市场供求运行的结果,那么现代物流变化的内在依据和变动根源应该从供求运行主体的利益行为开始分析。

  (二)物流的需求观

  从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经济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需求是带动商品经济发展的龙头。人们常把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政府购买、出口看成是启动内需和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四驾马车。需求变动不仅带动经济增长,而且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进而引导物流的发展。

  需要与需求是两个具有不同含义的概念。需要的层次性、多样性、复杂性和永不饱和性,是人们不断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的永恒动力。而从市场经济引申出来的需求则内涵着商品的价格、人们的支付能力及其偏好等因素。但是,需要仍然是构成需求的初始因素。

  人们无限多样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向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的社会生产提出了越来越多和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受自然历史条件等多方面限制,仅在产品结构上不可能从质量、数量和规格品种上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经济状况的局限性和物质需要多样性的矛盾。生产力越发展,社会分工越细密,这种矛盾越尖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不断缓解着这种矛与盾的对立,通过商品交换形式,广泛开展地际、省际、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和贸易往来,建立和发展各部门、各行业的横向联系,一业托两体(业是物流业,体是市场运行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互通有无,沟通市场供与求。

  (三)物流的费用和信息说

  市场经济下的物流,除了与诸多的需求因素相关之外,还有不可忽视的另一方面,就是市场供求运行的交易费用和信息。交易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经济学用“交易费用”这一概念来说明完成市场交易所需要的费用。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交易者在价格之外必须另行支付一笔费用,这笔费用如果太大就会使得交易不能进行,不会发生。因此,交易费用的降低直接关系到经济运行的效率和物流业的发展。

  寻找理论说明市场的大多数商品交易是交易主体寻找的结果,寻找不仅存在寻找费用,而且,寻找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人们可以有各式各样的寻找方法。市场中的交易主体不仅面临着选择样本空间的选择对象,也面临着选择对象的“完美信息”和“完全信息”问题。市场不会把全部的信息无偿传递给需求者和供给者,因此,信息的寻找和传递也是有费用的。显然,要使物流有效率,呈现有次序的状态,就必须不断改进物流运动的形式和状态。不断创新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寻找费用和次数。新的物流网络、站点不断涌现,新的交易伙伴、企业的出现以及新的市场运行制度的出现,正在让社会成员具有较低的交易实施的费用(进入市场的费用)及较低的信息寻找费用(容易找到交易伙伴)。实践表明,降低交易费用和寻找费用,促进交易效率,提高交易中的“透明度”,显示可信的市场信息,是物流发展的基石。

  新世纪商品经济的发展,意味着世界经济水平和国际分工程度的提高,也意味着寻找费用和交易费用的增加。但是,交易费用太高将影响交易的实现,降低物流的能力和水平。因此,那些不断降低交易费用,使交易费用更低的物流形式和业态:洛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更容易被经济社会所选择。那些加强信息传递,不断提高市场“透明度”的物流形式,那些具有更强的产生经济信息能力的物流业态将会成长壮大。

  以上从市场运行的需求、交易费用和信息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物流的相关因素,还不能揭示当代物流迅猛发展的内在动力。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物流或流通领域不创造价值的错误认识,混淆了价值创造和财富创造的关系,束缚了物流发展。物流这一经济范畴,既独立于商品市场,又内涵于商品市场。当我们从市场供求配置资源的财富观认识物流时,物流实际上是商品市场供给链的延长,物流不仅实现和转移价值,增加附加值,而且不断地创造着更多的社会财富。

  二、物流的财富创造

  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也创造财富和利润。物流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领域财富的增加,而且它自身也创造着财富。

  (一)物流的财富观

  财富是相对人类社会而言的。当我们把财富看成是用来满足人们需求的有用物时,财富的创造就必定是由生产要素即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所共同创造的。一个国家、地区或个人家庭的财富多寡,常用价值形式表示,即简化为人均国民收入的多少。中国人民奔小康的目标,就是用人均国民收入的美元数量来衡量的。

  假定以简单(没有政府)和封闭(没有外贸)的市场经济社会为例,以代表一国财富、一定时期全部最终产品(消费品和投资品的价值)的市场价值计算,则包含着所有物流业为生产和流通这些产品所创造的增加值。因为国民收入或国民总产值是所有要素投入的价值总合,这里当然包括物流业的要素投入。然而,在国民收入这一总量的抽象分析和计算中,物流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却是隐含的。这就给人们一个错觉,似平物流仅仅媒介财富的转移,其实,所有的物流业都是通过投入生产要素而运转的。试想,仓储能不投入地皮?运输难道不投入交通工具?大型超市岂能不投入劳动管理?现代物流网络的哪一个节点不投入现代高新科技?从市场供求运行角度看资源配置,物流的所有投入要素都创造了财富。

  纵观今天的世界财富,不仅是多变的,而且是有时效的。由于物流是带有时空特点的运动,所以物流的时空变化还会影响供求的市场价值形成,进而影响国民财富的变化。

  (二)物流的时空观

  物流可以创造出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包括物流加工作业中所创造的加工附加值。物流不是“物”和“流”的简单统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物质运动过程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时间是金钱”是物流真实的反映。商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具有不同价格,因此时间差别和场所区别给物流带来了“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物流过程中不同场所,根据专业化分工和场所优势所从事的补充性的加工作业也会形成劳动对象的附加值。另外,物流的加速一定会节约商品在流通领域里的时间,这会节约流通费用,又会加快资金周转,带来经济效益。现代科学技术在物流领域里的应用,大大加快了物流的速度,节约了时间。比如集装箱、条码、网络信息等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加快了物流速度,使现代物流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时间价值。

  物流不仅存在时间特征,而且具有向高价值区流动趋向。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商品总是向价值高的场所流动。无论是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向分散的需求场所,还是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向集中需求场所的物流,追求场所价值是区域间、国际间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物流产业链不断延伸的根本所在。

  (三)物流的利润源

  从物流的财富观出发,从物流交易费用和物流时空价值论分析,就不难说明物流业存在着丰厚的利润,这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物流蓬勃发展的基本原因。流通领域蕴藏着提高经济效益的无穷潜力,发展前景十分可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P.F.德鲁克把物流业称之为“黑大陆”。其含义是:一是物流业尚未开发,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二是情况不明,因而尚未有正确认识。也有的学者将物流业称为“第三利润的源泉”,这是对物流潜力和效益的描述与估价。

  从历史角度看,有两大提供利润的领域,一是资源领域,二是人力资源领域。在经济学中,人们的经济行为和行为选择多年来首先考虑的是土地、资本、劳动为第一经济资源,后来才逐步认识到企业的组织形态或组织潜能、企业家素质是更重要的经济资源。当这两个领域潜力已越来越小时,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物流领域是具有巨大潜力的“第三利润源泉”,应该不失时机地开拓这一新的“利润源”。当今经济发达国家物流业的发展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结论。

  以美国为例,据相关资料介绍,美国物流的经济规模已达到9000亿美元。美国前20名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年净收入达近百亿美元,专家预计近3年内还将以平均35%的速度增长。据美国学者估算,美国工业界每年花费的流通费用高达几千亿美元,只要能降低10%,一年就可节约流通费用几百亿美元。他们称物流业是“一块经济界的黑大陆”,是不无道理的。

  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十分可观,据世界银行的估算,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为16.7%,2000年中国GDP为8.9万亿元,按15%计算,物流成本为13350亿元,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可以预计,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健康的发展,一个具有好前景、高需求和高收益三大特点的中国物流业一定会蒸蒸日上。

  毫无疑问,现代物流的发展,意味着流通费用的不断降低,利润的增加。对社会生产而言,物流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合理调整商品的价格,有利于促进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因此,研究物流业的变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物流的变革与发展预测

  物流在社会经济中以一个独立的、综合的业态出现和在企业中以一种独立的、综合的管理形态出现是同步的。物流业的发展不仅有赖于思想、观念的革新和科学理论的形成,更重要的是物流实业的形成。从市场经济发展的更广泛的空间看,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使现代物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我们对物流分析的需求、费用等观念出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物流业竞争的加剧和管理业态及其管理方式的变革;从财富和利润角度分析,各个国家正在迅速健全和发展物流体系,物流业已经成为支撑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令人瞩目的重要产业。

  (一)现代物流的环境变化

  进入新世纪,现代物流环境的变化将继续发生,市场环境。中国加入WTO,一方面使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市场,实现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对接和融合;另一方面推动中国的经济转型,加快国内市场的成熟、完善和健全,2001年在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呈现了强劲的增长趋势,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亚洲经济将会再度出现新的一轮繁荣。

  科技环境。(略)

  人力资源。(略)

  环境意识。(略)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物流的物质基础也相应得到加强。物流设施的主要方面不断更新,比如,现代化的港口、物流站、铁路、仓库等在不断兴建。物流工具和手段不断得到改进,比如,加工设备、进出库设备、包装工具、办公工具等越来越先进。尤其是信息技术与网络、现代管理(包括管理思想、组织、方法手段和管理人员的现代化)在物流业的广泛应用,使物流物质基础不断加强,物流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备,更加强大。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现代不断变动的物流环境和物流物质基础上,物流业态的变动趋势将继续向集团化、大型化、网络化方面发展,与此相适应物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将会不断创新。

  (二)物流业态的变革

  从物流的市场观、需求观分析,影响物流业态的供给因素主要是产品的性质、产品的技术性和复杂性、公司的特性等;影响物流业态的需求因素主要是顾客的特征、购买频率、购买习惯、消费偏好等。

  需求是龙头,物流的宗旨应符合顾客要求。而需求的增长和变动则是物流业态变动的最主要因素。当代不同物流部门(如:百货、建材等)的大型超市,正是迎合当今人们“一站式购买”、“消闲与娱乐式购买”等需求观念而发展起来的。而今后物流业的发展也依然不会偏离需求的变化,无论是企业还是居民,与其需求相关的诸多因素,如方便快捷条件、时间期限、购物环境、地区位置、偏好变动等,以及人们的收入、心理、观念乃至精神的变化,都是物流业创新和发展所应该密切关注和考虑的需求因素。

  从产品供给的变化看,科技新成果物化为一代又一代新产品,加快了商品结构的更新转化的步伐,各种新产品层出不穷,新科技革命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繁荣,同时也更新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偏好,由此导致市场与消费结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节奏和周期进行变动,并带动了物流业态的变革,

  从物流体系中最能体现现代物流业态变化的零售业分析看,零售业的组织结构趋向于大型化(或集团化)和大企业化。流通领域中的这种变化虽然可以用生产理论中的规模经济给予解释,但更多的是从人们需求的变化中寻找到物流业态变化的印记。零害业从过去的专业店、百货商店发展到今天的专业超级商店、超级商场、连锁店、配送中心等等业态的变化,是与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偏好和需求变动紧密相关的,现代消费者的消费重点正在从物质消费转化为时间、空间、服务和附加价值的消费。消费者不仅要求购物方便,而且要求一次购齐所需物品,要求购物环境幽雅。需求的这种变化只有零售业大型化才能做到。

  零售业的大型化为采取先进的管理技术提供了条件,节约了时间和空间,节省了寻找费用。向消费者提供更完全的信息,增强市场透明度,可大大提升大型市场的信誉和品牌,在节省商品的流通费用和大幅度增加市场销售额的双向变动中,在激烈竞争中获取了规模经济。但是零售组织的大型化对追求购物便利性、舒适性、高选择性和文化性相统一的消费者来说,还有不尽人意之处,故一种把存货、超市、专业店等多种业态有机集中在一起的商业形式已经应运而生。可以预测,消费者心理个性化、消费行为多样化必然带来业态的不断推陈出新。一些流通企业为回避风险,还会开展多业态的经营,实行业态差异化的经营战略。

  (三)物流业经营方式的变革

  物流业态在竞争中发展,离不开物流经营方式的变革。探讨物流业经营方式的变革仍须从零售业开始。因为零售业是最终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劳务的中间商,处于物流的末端,是商品进入消费的“人口”,也是现代物流中一个最具不断创新、变化迅速、竞争激烈的动态领域。

  当今最具鲜明特点的是高新科技在物流经营方式中的应用。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改造着传统物流设施、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式;计算机和网络进入物流管理,开设网址,树立网络形象,实现了实时管理,做到“瞬间反应”“即可决断”,使产——供——销三方信息反馈的时间差、地区差缩小到最低限度,最大限度地实现着物流的时空价值。电子导购、大型屏幕广告、价格显示器、邮电购物等各种新的推销和购物形式的出现,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寻找费用、信息和交易费用,使传统的百货商店现金销售和消费形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实践证明,电子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生存的基础,在未来年代,谁能在物流管理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生成、分析处理信息,谁就能在物流竞争中获得巨大成功。

  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蓬勃兴起的“互联网络”正把世界推向“网络经济”,并把任何一个“网络经济”的参与者推向“全球性经营”的台阶。一个具有全球规模的网络社会正在加速形成。现代物流系统的全球化,将预示着国际性公司的“国家旗帜”不再鲜明,国际间的“经济距离”逐渐缩短,消费者的“国籍”已不再明显,信息情报无孔不入。由此也就必然引起国际物流业的更趋激烈的竞争。

  物流零害业经营方式的另一个鲜明变化是连锁店的出现。连锁店就是独店占有,多处零售店组成的销售系统。以规模化、工程化、程序化、标准化为主要环节的连锁店经营,与计算机、终端机等现代管理手段相结合,把物流零售业的成本降得更低,将自动化程度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目前出现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是现代物流技术的集中表现,是多学科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比如,在货物管理上引进条码技术,进货、入库、盘点都采用条码信息管理,以减少差错,提高管理效能和速度。通过电脑与所有相关生产厂商联网订货,货物一般在很短时间就能到达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已成国际物流的先进经营方式,并且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加快了国内和国际物流体系的发展。

  (四)物流体系发展预测

  现代物流是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方面有机结合的供应链,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建立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以及其他各类配送中心,建立国际物流运作区,国际空港物流园区,建立服务于大商业集团、大企业的配送中心。物流体系的建立将会大大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因此,在国内应该尽快构建起区域或全国物流的最佳供应链,以体现现代物流的先进性和潜能。构建区域或全国的物流信息网络,确保信息的畅通和高效,并与社会信息网实施对接,使物流和企业信息融于社会。

  现代大都市在物流体系中的功能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大都市的港口、空港是货物和信息的集散地,具有装卸、运输和保管等社会功能,另一方面,现代大都市中发展起来的百货超市、建材超市、花卉超市、家具超市等大型零售业是联系居民厂商的直接供应站,

  显然,国内物流体系的物流枢纽点是在中心城市,而国内中心城市大多集中于沿海和东部地区。因此,适应经济的发展和现实经济的联系,在不断建立和完善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物流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向西部延伸,同时实现与国际物流体系的对接。最终建立起现代化的适应全球化竞争的物流体系。

  参考文献:

  [1]郭冬乐、宋刚.中国商业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何明河.物流系统论[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3]散襄军.国际物流——全球化时代的第三利润源泉[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4.

  [4]三之泰.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5]张声书、昨伯弘治(日).中国现代物流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88.

  [6]张攀、徐长东.区域物流一体化与上海物流发展[J].上海经济,2001,(9/10).

  [7]邱冬阳.论电子商务物流的八种模式[J].中国流通经济,2001,(1).

  [8]窦楠.物流——零售业的坚强后盾[J].中国物资流通,2001,(19),

  [9]刘伟力.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物流业[J].中国物资流通,2001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物流人物 物流网评 物流专题

抱团发展 谋求共赢
抱团发展 谋求共赢
自2016年“十三五”规划的出台,我国物流业的外部环境与过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复杂的大环境下,物流企业如何“..[详细]

物流法规 物流数据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的决定(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16号)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老旧..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的决定》已于2017年5月17日经第8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详细]

物流学院 考试 | 论文| 培训| 案例

2017年助理物流师考试《商品运送》知识点2
2017年助理物流师考试..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社会化大流通与之相匹配。商品流通的社会化自然要求物流的社会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