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收到包裹,快递人员随便把我的包裹未经签收就丢在小区物业,现在包裹丢了算谁的?”
“我们上班时间正常派送,打电话客户也在上班,让我晚上7点以后送,我没法一直等,还有好多包裹要送到其他地方,只能给放到物业了。”
“物业是提供业户生活方面的服务,但是快递包裹每天都送到我们这,堆的办公室里到处都是,我们也没有义务要给业主保管包裹吧,业主来拿快递全凭自觉,中间有谁错拿了或者故意拿了别人的,也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业主找我们算账,我们觉得太冤了。”
这来自客户、快递公司和小区物业的三方声音,凸显出快递“最后100米”的尴尬,究竟这“最后100米”如何走好?谁来保驾呢?
2013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同比增长超6成,这本是一个好消息,但随之听到的坏消息则是:在我国邮政局受理的有效申诉中,5月当月快递行业问题多达14111件。业内权威人士称,在这众多的投诉问题中,快递服务的“最后100米”成为众矢之的。随着网络购物的普遍和兴旺,快递业高速发展,但服务质量和消费者满意度远远达不到行业自身的发展速度。尤其在快递“最后100米”,末端配送环节成为了一个难以逾越的关卡,客户、物业以及快递公司三方都被卡在其中。
如何解决末端配送效率问题,如何实现一个共赢的效果,需要一个万全之策。从目前阶段着眼,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
一、建立三方协议。由于这是一个三方关系交错的环节,如果能在客户、物业、快递公司之间建立一个协议,各方明确责任、义务,权利分割,在代收包裹流程、验收包裹以及出现问题的索赔等方面一一确立规则,这样三方既明确立场又能够各自达到目的,可谓一举三得。
二、公共配送点的建立。末端环节在社区,那么可以考虑在社区周边建立公共配送点,设立专人负责包裹的“最后100米”的配送任务,确定了这最后环节的责任承担者,那么这个承担人就必须保证包裹的顺利配送到达,出现问题也不会有争议,责任清晰明确。
三、尝试便利店的“便利效应”。便利店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时可见,快递公司可考虑与便利店建立合作关系,将便利店设为包裹的收发中心。在2011年,国内某民营快递企业就与7-11便利店合作。不过这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尽管便利店在大街小巷存在,但作为快递包裹的收发站来看,集中度还是不够,而且需要快递公司铺大网络与各便利店洽谈合作,在成本方面也是不小的支出。
综上,快递“最后100米”牵动着你我他,在这个网络购物火爆的年代,谁都避免不了这“最后100米”的尴尬,以上提到的几种办法,有些已经在尝试中,有些还只是雏形,相信业界一定会尽快找出最合适的方式来解决快递末端配送环节的难题,让各方都得到满意。
杰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