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说下半年中国GDP增长会大幅度下滑,请不要担心。呈爆炸性扩大的贸易顺差在下半年至少可以为GDP提供5%的增长动力。
今年6月,中国贸易顺差达97亿美元,远远超过去年每月27亿美元的平均数字。从目前的经济走势来看,这种贸易不均衡还会进一步扩大,估计下半年每个月的贸易顺差均会接近或超过100亿美元。预计全年贸易顺差介乎950亿-1000亿美元,经常收支顺差1400亿-1500亿美元。
千亿美元的外贸顺差,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出口竞争力,反映出改革开放25年所取得的成果和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提升。这是长远趋势,是好事。
不过从短期趋势来看,此时此刻贸易顺差暴涨增长却非好事。中国的出口在今年上半年维持着31%的增长,与去年大致持平,但是进口在上半年仅有15%的增长,不到去年的一半。这表明商业活动已呈放缓势头,经济增长也可能因此减速。
中国内部需求放缓,暂时在月度统计数字上看不出来,但是在微观层次上已有许多迹象了。各主要收费公路车流增长在放缓。信贷增长在去年年底略有反弹后又重拾下降轨迹。今年前5个月石油需求增长仅为2%,远低过市场预期和去年的增长幅度。这些迹象其实并不奇怪。去年4月底开始的宏观调控相当程度地压制了工业投资,而房地产市场进入第二季度后也出现了调整。这些必然反映在内需上,反映在进口增长上。
中国内需放缓对海外原材料市场的影响,可能远大过对自身GDP增长的影响。由于进口减少以及可能带来的原材料价格的回落,中国的贸易顺差将大涨,今年全年可能推高经济增长5%,而去年仅为增长贡献1.9%。只此一项便基本上封住了今年经济增长跌至8%以下的门。
然而这个增长是通过经济减速、进口下降取得的。经济、商业活动的减少,直接影响对原材料的需求。其中房地产市场调整对原材料需求的打击尤其沉重。
笔者观察,世界上多数材料供货商仍然沉浸在中国经济增长9.5%的陶醉中,殊不知今年的增长同去年的增长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进口着世界1/5的铜、锌、镍贸易,1/4的钢铁贸易。一旦国际原材料市场意识到中国需求的周期性回落,价格下跌也许会非常大。
中国贸易顺差的激增,无可避免地带来进一步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打碎了其他一些国家工人的饭碗,许多政客本来就不乐意。好在中国同时释放出强大的购买力,拉动原材料、机械需求,才不便发作。一旦中国需求减弱(哪怕只是周期性的回调),国际压力必然升级,贸易保护主义必然抬头。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关系恐怕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
陶冬
(作者为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董事总经理、亚太区首席经济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