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2000年以来美国对外贸易和中美贸易的经验分析,从一种新的角度审视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深化中美贸易基础、提高中国对美出口商品档次等建议。
关键词 美国经济波动 中美贸易 影响分析
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因此,人们一般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美国经济波动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并首先影响对美出口占本国GDP份额较大的国家。然而,本文的考察和分析发现,美国经济波动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总是遵循这样的轨迹。
一、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考察
我们利用美国人口统计局、商务部等机构及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从2000年美国经济出现较大波动以来中美贸易发展状况的经验分析入手,考察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中国对美国贸易出口增长率高于美国贸易进口增长平均水平。据美国商务部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1年1-7月,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进口总额为8260亿美元,同比增长0.4%,近乎零增长。其中商品进口额为6952亿美元,下降0.5%。200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价值为102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见表1。
中国海关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中国对美国商品出口542.8亿美元,比2000年的521.0亿美元增长4.2%,见表2。
尽管由于统计口径不同,中美两国的贸易统计数据存在较大差异,但正如美国商务部所说,美国经济衰退使美国市场需求减少导致世界商品进入美国的整体水平下降。而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不仅没有下降,相反却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这表明,受经济波动影响而收入下降的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商品需求的增加。同时,美国经济分析局2002年9月12日发布的消息说,2002年第2季度美国商品进出口额分别是2953、1727亿美元,逆差1226亿美元。在美国的进口商品中,消费品是除石油及其产品之外进口增长最大的部分。
2.从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构成看,美国是中国商品出口的最大市场。按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00年、2001年、2002年1—8月,在商品贸易总额上,美国始终保持着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同时,在中国对外商品出口的地理构成中,美国始终占有最高的比重(见表3)。
3.在中国对美制成品贸易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增长率高于对美贸易出口的平均水平。据美国人口统计局的数据,2001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制成品中,按国际产业分类标准(SITC)归类的第6类产品,即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价值达到108亿美元,与2000年相比,增长5.0%;第8类产品即杂项制品的价值2001年为510亿美元,2000年为494亿美元,增长3.2%(见表4)。
中国海关统计资料也表明,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有农产品、飞机、电站设备、电子产品、化工产品和机械设备等;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有鞋类、服装、玩具、家电、普通机床、五金产品、灯具和家具等。
近年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很快。1999年对美商品出口中,机械及运输设备价值137.64亿美元,占中国对美商品贸易额的32.8%,在中国机械运输设备商品出口总额中,对美出口也占到了23.4%。但我国产品附加值不高,家电同类产品的整机出口单价一般为进口单价的1/5—1/3。我们利用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公布的统计数据,列表比较相同名称项下的机电产品进出口价格(见表5)。
数据表明,我们在以较低的单位价格出口机电产品的同时,又在以较高的单位价格进口同类的机电产品。
4.中国对美出口优势表现在特定商品项。我们选取墨西哥、巴西、韩国作为样本,与中国进行比较。墨西哥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其经济与美国高度相关。2000年,美国从墨西哥进口的商品价值1359亿美元,2001年减少为1314.3亿美元(见表6),下降3.3%,比美国商品进口额的0.5%降幅高出许多。
拉丁美洲国家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是美国,巴西又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此,我们选取巴西作为与中国比较的样本。2000年,巴西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价值总额138.6亿美元,2001年增加到144.6亿美元,增长4.3%,高于同期中国对美商品出口的增长幅度(2.2%)近一倍。按SITC分析,巴西对美国大宗出口商品与中国对美国的大宗出口商品不在同一个类别(见表7)。
从表7可知,巴西对美国出口变化较大的大宗制成品有两种,一是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降幅较大,从29亿美元(2000年)减少到26亿美元(2001年),下降10%。二是机械及运输设备增幅较大,从43亿美元(2000年)增加到55亿美元(2001年),增长率高达28%。
韩国在2000年和2001年的对美贸易中,出口商品价值从403亿美元减少到351.8亿美元,下降12.7%。其中,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下降13%,占韩国对美国制成品出口70%的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下降15%。
以上事实表明,美国经济衰退时,中国对美国出口与墨西哥、韩国相比有一定的增长,反映了中国商品对美国出口的优势。同时,比较中国和巴西对美国的出口情况,说明目前中国对美出口的明显优势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
5.美国市场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2002年1—8月,中美贸易总额达到602.2亿美元,增长14.6%。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430.3亿美元,增长22.7%;中国从美国进口171,8亿美元,下降1.7%,中国在对美贸易中获得顺差285.5亿美元。根据美国人口统计局的数据,2002年1—5月,在商品贸易中,美国对华出口80亿美元,对华进口426亿美元,美国逆差达到346亿美元。这其中除了统计口径的差别外,很大部分来自加工贸易。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1—4月,中国对美国来料加工贸易额75.9亿美元,占对美出口的40.7%,其中超过1亿美元的商品有12类。而一般贸易项下的比重只占24.6%。来料加工贸易的繁荣解释了中美贸易中,美国向中国大量出口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的现象(见表8)。
从表8可知,美国对华初级产品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除燃料外的非食用原料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分别占美国2000、2001年对华初级产品出口比重的82.16%和83.55%。美国向中国每年输出的原材料比输入的还多,并且呈增长之势,这说明中国目前是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转移的理想区位。
二、中美贸易前景分析与政策建议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具体地说,在美国,由于劳动力价格比较昂贵,导致美国生产低档日用消费品的厂商退出该市场,或者把生产转移到劳动力便宜的国家或地区,再将产品返销美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一方面以自有资源生产并大量出口制成品,另一方面承接从海外转移来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这些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以海外为目标市场。这两点构成微观意义上中国对美出口的市场基础。中美两国要素禀赋不同,中国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因而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且制成品的五成为消费品(截至2000年底);美国资本丰富、技术水平高,因此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国实行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中美两国间商品的物价水平不受汇价波动的影响。这构成微观意义上中国对美出口的价值基础。
中国在美国经济衰退、美国对外贸易商品进口下降的情况下,保持对美国商品出口的增长,充分表明两国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很强,努力扩大双边贸易会达到双赢效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较低档次的消费品的竞争性很强,从长远来看,建立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的中美贸易的扩大,要求中国方面深化贸易基础,在保持传统大宗商品市场份额的同时,努力扩大机械与运输设备出口,提高对美出口商品的档次。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深化中美贸易基础。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建立在要素禀赋差异较大基础上的中美贸易,在跨国公司生产国际化的条件下,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亚洲四小龙利用美国工业结构的高级化和信息化的机会,引进跨国公司转移海外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实现了工业化。八九十年代,又利用美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本密集和高技术化,发展半导体、家用电器、计算机等制造业,把早期引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中国转移,形成具有典型意义的梯度国际分工格局。由于相当一部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市场具有直接相关性,从而使中国对美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有很大的比重。
2001年,迫于经济衰退、降低成本的压力,一些跨国公司已经注意到了经济发展速度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力资本丰富的中国。在IT行业,思科、朗讯、摩托罗拉、戴尔等跨国公司把中国作为削减成本、增加新的收入的主要来源,写进它们的“业务调整计划书”(邹华生,2002)。特别是宽带网、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正在猛烈冲击由旧技术搭建的体系,促使美国“过时”的制造业到海外寻求市场发展空间。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从1983年起,美国包括半导体、家用视听器材和计算机存贮设备在内的许多信息技术硬件产品开始出现贸易赤字;1994年美国在计算机外围设备方面的贸易顺差转为逆差;1999年美国电子计算机首次出现贸易赤字18亿美元(夏皮罗等,2000)。所以,我们要像当初的亚洲四小龙,抓住这次有利时机,通过与美国大公司的合资与合作,引进技术含量高的项目,深化中美贸易的基础,促进我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2.努力保持我国传统大宗商品在美国消费市场的份额。美国是个消费大国,个人消费支出约占美国GDP的2/3。在美国经济分析局的统计资料中,消费支出分为服务、非耐用品和耐用品支出。其中非耐用品主要成分包括食品、衣物与鞋、汽油、燃料油与煤、烟草产品、洗涤用品、药、“非耐用”玩具和运动器具等,占消费支出的约1/3。耐用品主要包括机动车、家具、家用器具、珠宝饰物、“耐用”玩具、手表、书与地图等,占消费支出的1/8。
在我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中,纺织品、服装、丝绸及服装、鞋类、玩具和工艺晶等是传统的大宗商品,也是传统的拳头商品。据资料统计,1990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制成品项下的纺织品、服装、其他消费品(包括玩具、鞋类、旅行用品、家具)共占制成品份额的66.1%。2000年,当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制成品份额达到96.1%时,消费品的比重为51.2%,下降了近15个百分点。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服装,其比重从22.7%下降为8.5%,10年中下降了14个百分点。
配额、关税是中国服装对美国出口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挽回失去的部分,我们可以仿照韩国、中国台湾在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巴拉马设立成衣加工厂,生产服装再返销美国市场的做法,利用美国2002年开始实施的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African Growth and Opportunity Act,AGOA),在非洲办厂再将产品卖到美国,既可绕开关税壁垒,又可绕开配额限制。AGOA对服装业的规定是,在合格国家生产,由美国原料制作的服装进入美国免关税、免配额;由非洲地区原料制作的服装免关税、免配额,进入美国市场的数量不超过美国全部进口服装的1.5%,8年内可增至3.5%(以平方米计算);对199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500美元的欠发达受益国,服装不论原料产地,可在2004年9月30日前免关税、免配额,目前享受服装条款的合格国家有4个,分别为肯尼亚、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和南非。
3.稳步提高机械与运输设备产品的对美出口。我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中,增长最快的为制成品项下的机械与运输设备部分。1990年,该部分价值在对美出口的制成品中所占比重为15.6%。到200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34.9%。机械与运输设备所涉及的产品包括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电视设备及其零件、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构成我们常说的机电产品的主要部分,属于技术开发型产品,是反映一国技术创新水平与能力的一个重要领域。为了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应该充分利用大中型企业在机械与运输设备生产上的优势,加快开发与美国企业合作的步伐,促进美国跨国公司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不失时机地制造出符合美国市场要求的产品,扩大该类产品在美国市场的比重。
4.努力提高中国产品在美国消费品市场的档次,美国是一个消费大国,每年都要进口大量产品以满足国内生活所需。在经济衰退背景下,美国市场对中国商品需求的增长,表明中国商品具有消费理论的典型分析意义。商品市场的需求层次是非常明显的,收入下降时人们增加的消费部分,属于中低档层次。而我国对美国出口的增加大多在中低档次之列。
通过对美国市场的中国商品进行专门考察发现,在美国的中国商品从低档到高档都有不俗的表现,但就整体而言,档次偏低,形成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自贬自降档次和瞄准对象偏低。资料表明,在美国进口的服装中,按出口数量统计,祖国大陆占第一位,中国台湾、香港特区和韩国分别占第二、三、四位;按出口金额统计,中国香港特区占第一位,祖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分别占第二、三、四位。陶瓷制造是中国一向引以为豪的传统工业,但在美国,英国等一些国家的高档陶瓷充斥市场,甚至日本及一些东南亚国家的高档日用陶瓷也开始小有名气(曾国庆,1998)。
理论分析和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消费品的需求、特别是低档消费品的需求尽管在经济衰退时不会出现剧烈的收缩,相对其他物品而言有较稳定的市场。但正是消费品需求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经济繁荣时社会对它的需求不会有更多的增加,甚至人们收入提高后,还会减少对低档消费品的需求。
机电类产品在我国对美国商品出口中约占1/3的份额,并且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但前述分析表明,在我国,该类商品的附加值、技术水平不高,且主要由加工贸易的方式构成。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发展中国家都在加大开放力度的条件下,这些加工厂会转移到成本更低、劳动力更廉价的地区,因而机电类产品出口增长趋势可能受到抑制。所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与技术含量,努力提高其他各种对美出口消费品的档次,对于保持和促进中美贸易进一步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美]曾国庆(1998):《打开美国市场的金钥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美]夏皮罗等编(2000):《数字经济2000》(黄奇等译),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邹华生(2002):《美国经济:“歇脚”还是“歇菜”》,经济日报出版社。
作者:湛柏明 庄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