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关税壁垒开始逐步弱化,一些发达国家在享受贸易自由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凭借其科技、管理、环保等方面的优势,不断设置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受此影响,近年来,我国相当数量的出口产品纷纷受阻,有的甚至被迫退出了市场。为了使我国外向型企业持续稳定和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良性发展,必须对在对外贸易中起负面作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加以深入的分析。 商务部的最新调查表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日益加剧。2002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遭遇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同程度的限制,有39%的出口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的损失逾170亿美元。 2002年中国产品出口因为技术壁垒而遭受损失统计 (一)技术壁垒的体现 欧盟、美国、日本是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其对我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占比达95%,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有“提高标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和“技术法规变化”等,并有不断调高和提高技术要求的趋势。这反映了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和环保意识的持续提高,也存在某些国家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搞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 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复杂、隐蔽性强、扩散效应大、影响面广,已经成为长期制约我国出口发展的最大障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法规、技术标准的影响 技术标准作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不仅在生产领域决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在贸易领域决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出口商品结构和档次仍较为落后及国内没有建立自己有效、强有力的领先标准,受TBT体系等因素的影响,这势必将成为21世纪初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巨大障碍。科技部有关专家认为,技术标准实际上就是国际贸易中的游戏规则,谁控制了国际技术标准,谁就控制了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明显落后。美国现有55种认证体系,日本有25种,欧盟有9种统一认证体系,而我国惟一的认证体系刚刚起步。另外,产品技术标准也相当落后。英、法、德等国家采用国际标准已达80%,日本新制定的国家标准有90%以上是采用国际标准。而我国只有不足50%采用了国际标准。这就增加了我们产品出去的难度而降低了别国产品进来的高度。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才能与国外技术强国平起平坐,才能突破壁垒。 2.产品检验、检疫的影响 TBT体系中有个《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其目的在于改善人类和动物健康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并消除贸易壁垒。但事实上,这已经成为新的壁垒,增加了国际贸易的负效应,也加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难度。以农产品和食品为例。我国正是一些发达国家名目繁多的卫生和检疫措施的直接受害者。据报道,欧盟兽医专家考察团1998年来华考察后,在报告中认为我国的动植物检疫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不符合欧盟要求,并继续禁止中国向欧盟出口禽肉。 3.包装和标签的影响 产品的包装和标签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出口贸易。包装的材料要求首先是安全性,其次是对人体和自然的无害。我国的包装材料落后,不易处理,污染较高,这就造成了我国许多产品因为包装问题而无法出口,欧美等国的法规中都对产品包装提出较高要求,规定对一些天然材料生产的包装进行卫生和动植物检疫,以防止动植物病虫害的传入。而我国的出口产品往往不注重这方面的要求,经常使用木材,稻草作原料,不仅外观粗陋,而且常常因为其中含有病虫害而受到进口国的限制、责难甚至退货。包装的标签和标识问题也会影响我国产品的出口。有些国家要求标签必须注明主、辅料成分比例及所含有害物的限量,同时要求标签必须贴在醒目的位置。另外,由于知识产权的问题,国外对商品的商标问题十分重视,我国一些贪图利益的企业,通过不法中间商有意或无意制造仿造世界名牌的商品出口,引起国外企业抗议和政府的制裁,不仅使自身利益受到损害,而且影响我国企业的声誉。 4.信息技术壁垒的影响 TBT的最新发展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关。其中电子商务将是我国21世纪国际贸易的主要表现形态,发展中国家出口因信息技术水平较低而受到影响。我国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目前还缺乏必要的技术人才和法律环境,这势必使我国在开展电子商务上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现在还有许多传统企业还没有转型,底子薄,又不能吸引住人才,因此将面临较为严峻的现实。 5.合资、引资问题 合资能够享受国家优惠税收,并能达到所需资金、设备,未尝不是企业借力发展的途径,但是由于我国企业的国际经验的不足,常常“赔了夫人又折兵”,主要体现在:外方投资人虚报投资份额,如国家在强令外方投资设备需要由原进出口商品检验局进行鉴定并出具鉴定报告后才合法有效,国家鉴定人员发现大多数外方投资设备并不“物有所值”,严重损害合资方中方利益,而外方从虚报的投资份额来多获取分配利润;而且有些投资的设备在国际上已经淘汰,其所生产的商品因为不符合有关国际标准要求,不能按照设想投入国际市场,影响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6.绿色壁垒的影响 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保护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其本身就是贸易的阻碍。其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对我国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影响。由于发达国家环保行动起步较早、技术先进,在未来的国际绿色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绿色包装标志所依据的不同评价标准和透明度较低的申请程序,都会对其它国家,尤其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形成无形的“绿色壁垒”。 (2)绿色包装标志制度将给希望借助环境标志赢得销售优势的生产者增加直接和间接费用。其直接费用指绿色包装标志计划通常收取申请费标志使用的年费。间接费用是生产商为了获取绿色包装标志通常要支付包装的检验、测试、评估等费用,由此增加生产成本。 (3)具有隐含的歧视性。因为其对包装生命周期的评估首先反映的是标志国本身的环境条件和生产状况。发达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利用绿色壁垒对其它国家,尤其是对像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行限制是不可避免的。 (二)传统优势产品所遇技术壁垒 我国是纺织服装的出口大国。依据WTO有关协议,配额和数量限制将逐步取消,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纺织服装行业会运用技术壁垒对中国此类产品进行限制。 1.纺织检验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壁垒 纺织品有关技术法规90年代以来,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非常重视纺织品对人体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影响,并进行了深入研究,陆续颁布了一些有关人体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法规,其主要内容如下: (1)纺织品服装有害物质使用量、残留量及禁用物质种类的有关规定: ①甲醛:美国和日本对甲醛项目指标做出明确限制。日本规定:进口幼儿纺织品甲醛含量不得超过20ppm,进口成人内衣、睡衣、袜子的甲醛含量不得超过75ppm。 ②禁用偶氮染料:1994年7月德国《食品日用消费品法》第二修正案最先颁布禁止生产和使用以联苯胺为代表的20种致癌芳香胺及可分解出这些芳香胺的染料的法令,随后,这一法令也被欧盟及其他发达国家所采用。 ③有害重金属:有害重金属指砷、镉、铬、钴、铜、铅、汞、镍,德国、丹麦等许多国家均对上述几种金属在纺织品服装上的残留量作出限制规定,1999年欧盟对进口服装进行规定:禁止在市场上使用含镍在每平方厘米0.5mg以上的与人体接触的辅料,如钮扣、拉链、装饰品等金属物。 ④杀虫剂:主要指六六六、DDT、林丹、艾氏剂、狄氏剂等。1997年欧盟禁止在棉花种植过程中使用含有有毒金属化合物的杀虫剂。五氯苯酚是一种防腐剂,德国法律规定禁止生产和使用五氯苯酚,服装和皮革制品中该物质的限量为5ppm。 (2)对建筑和装饰用纺织物方面,欧盟和美国都提出了必须符合建筑产品的有关法规,并经燃烧测试。在欧盟市场上, 建筑装饰用产品必须加贴CE标志,方可销售和使用,其产品须达到法规规定的要求。 (3)包装法规:许多国家要求进口纺织品使用绿色包装。绿色包装指能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包装在发达国家市场上广泛流行。 (4)标签方面:主要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等发布的《服装标签护理法》及美国《公平包装和标签法》,要求进口纺织品的标志或标签符合政府有关部门法律条例的规定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将被扣留,然后以改进、退回或销毁3种方式处理。 (5)其他法规:如1995年日本的《产品责任法》,规定对皮肤伤害、异物混入、燃烧事故、染色不良造成的特殊事故等服装成品缺陷,受害者可申请赔偿等。 2.纺织品涉及技术壁垒的技术标准 主要是生态纺织品标准100(Oko-TexStandard100),它具有严格而详细的纺织品环保项目和测试方法的规定要求,其检测项目有甲醛、偶氮染料、pH酸碱性、五氯苯酚、卤化物载体、杀虫剂、染色牢度、挥发性化合物释放、重金属砷、镉、铬、铜、钴、铅、汞、镍等。 3.ISO9000认证 ISO9000是世界公认的质量体系标准,被各国的采购商和供应商普遍认同。它是世界贸易活动中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石,是纺织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准入条件之一。ISO14000环境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环保型生产标准化规范文件,新的质量体系标准ISO/DIS19011草案已经出台,将取代ISO9000标准和ISO14000标准中现有的6个标准。批准实施后,ISO9000和ISO14000将可以联合审核,建立起“一评双审体系”。 有些壁垒措施对所有产品贸易都有影响。近年来,由于外来病虫害侵入问题,各国对木质包装十分重视,尤其是美国、巴西、加拿大、欧盟等对中国木质包装限制非常严格,木质包装所装载的货物贸易也深受影响,中国企业往往因为忽略此问题,而耽误交货时间和产生额外费用。 (三)加强同政府的联系 一方面,技术壁垒的政策措施是由政府制定的,企业制定战略时必须予以了解。另一方面,遇到国外技术壁垒措施,企业要更多的依靠政府的帮助去解决,通过政府咨询获取信息以规避技术壁垒。 我国目前已经加大实验室和科研的投入,从技术上打破国外限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国外最新的检验检疫措施,以最快的速度破解,支持外贸出口。 1.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在向企业积极宣传的同时,采取许多有利于企业避开壁垒、降低风险的措施。 (1)技术标准的提高和向国际标准靠拢。为了统一全国标准,抓好技术标准统一管理,国家将出入境检验检疫和技术监督局合并为质检总局,改变了进出口产品的技术标准较高而国内产品技术标准较低的局面,从整体上提高产品质量。无论是国家部委、质检总局、认监委还是各行业协会在制定标准时向国际高标准看齐,这就在对国内企业严格要求的同时,也降低了迈向国际的门槛。 (2)针对国外提出的病虫害检疫问题,我国主管部门采取种种措施,比如对农产品根据不同国家要求予以熏蒸处理、对出口到木质包装要求严格的国家货物的木质包装做熏蒸处理及出具相关证书。 (3)积极参与国际间检验检疫双边谈判,减少检验检疫壁垒,为企业出口创造条件。 2. 我国为保护人民健康,在利用国际有关协议、规则基础上也制定了一些措施,这无形中给我国外向型企业尤其是进料加工、来料加工的企业带来一些约束,外向型企业从事国际贸易时需要予以考虑。 (1)对来自国外的货物的包装是木质包装的,尤其是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的货物抵达中国港口后根据情况要在指定的货场进行包装的检疫,比如即使单据显示是非木质包装的货物,在天津口岸也要有当天报检批次的50%去指定货场掏集装箱查验,以确定是否含有木质包装,是木质包装但是又未有国外官方机构证书的要对木质包装做销毁处理。对我国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来讲,这势必增加费用和影响物流时间。 (2)外向型企业要发展就要引进设备,国家为了加强对一些重点商品监管认证,凡是列入“3C”目录内的商品的企业,无论国内外企业必须通过认监委考察认可并颁发认可证书,其商品才能在中国市场流通,一些外向型企业往往引进一些国外没有经过认可的企业的设备、部件,在进口到中国时因为没有“3C”证书而不能进口,使贸易搁浅,而影响企业全盘发展计划。 (3)我国为保护国内农林牧畜一直在加强进口检疫工作。世界动植物疫情日趋复杂,而农产品贸易呈自由化发展趋势,我国农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急需从国外大量进口优良种畜、种禽、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我们既要让国家急需的优良品种能进得来,又不能让国外危险病虫传入我国。我国企业在引进新品种的时候,要考虑国家为保护国家安全、环保、卫生、人民健康及限制有害生物侵入而制定的措施政策,提前做好政府相关部门的咨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