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用工荒” “慌”了水运业
www.jctrans.com 2012-2-13 13:52:00 中国水运报
杨瑾 制图 驻沪记者 吕雪 元宵节过后,各地“缺工”现象再次凸显。然而,今年“用工荒”不仅从沿海扩展到中西部,东西部用工争夺的“角力”也陡然升级。新年伊始,上海多家劳务公司一改“等人上门”的传统,纷纷派人赴外省市招人。 今年除餐饮业和传统制造业存在大量人才缺口外,水运业也陷入了“用工荒”的困境。一份月薪4000元的船员工作都少人问津,反常的现象不禁让水运行业“慌”了起来。 “候鸟”不再远离家乡 距离2012年春节还有3天,收拾完最后一件行李,24岁的小陈决定辞去在上海的码头装卸工作,告别往返于家乡和异乡之间的“候鸟”生活。对这个来自江苏农村的男孩来说,这是他在上海打工的第三个年头。 决定做得有些艰难,但却并非率性而为。小陈花了一年时间思考去留。最终,他权衡利弊,说服自己回家务工。“回去肯定不是务农,现在江苏也有很多大港,回家了还是可以干装卸工,而且薪水跟上海差不多,但消费水平要低得多。离家近了,也方便照应父母。” 一方面是难以割舍的家乡情,一方面是异乡吸引人的机会和待遇。10年前,对于一个非沿海城市的求职者而言,选择了水运业,也许就意味着选择了离开家乡。然而,过去几年来,水运业快速发展,沿海、沿江地区大港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崛起,内陆无水港也纷纷兴起,水运业相关的职业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人找厂,现在厂找人”,求职者有更多的选择,可以为自己谋求更好的待遇,雇佣方不再是劳动关系中的强势主角。 “基于水运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可以做出对自己更有利的选择,不用再当远离家乡的‘候鸟’。”长期从事港航人才招聘的吴先生说道。 “青黄不接”开工难 “都已经立春了,来复工的人还不到1/2,人员不配齐,船都不能开,着急啊!”从事内河干散货运输的齐先生抱怨道。海事部门要求,船舶运输船员必须配备齐全,不然不能开航。 “什么?你也不来啦?在家附近找到工作啦?给你加工资来不来……”挂断电话,张先生一脸郁闷:“这都第几个辞工电话了,哎,这要是再走人,修船合同都不能按期完成了。” 无独有偶,各大招聘网上,都挂着“港口招聘、急缺人才”的信息…… 一方面港航大建设、大发展,另一方面人员流动率高居不下,用工缺口扩大,有的企业甚至因此而影响正常生产。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表示,每年春节前都有大量的劳动者返乡,春节过后又有大量的劳动者重新找工作,这种一年一度的劳动力返乡和重新对接,会让许多企业失去工人,很多岗位还处于旧人已走、新人未到的空缺状态,但估计今年这种现象持续的时间会比往年更长。 数据分析,水运业从业人员中,其中具有专业知识技能,且与国企或大中型港航企业签订长期劳务合同的人才是最稳定的,其流动率低于7%,例如远洋运输海员;相反,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领域,人员流动率高于30%,他们往往没有长期合约,用人单位也不会为其支付社会保险。 其实,“青黄不接”的原因,是处于务工生态环境最基层的大批农民工对自己工作的重新选择。在过去10年间,他们从“被选择”到“要选择”,再到“会选择”,他们正慢慢从劳务关系中弱势的一方朝平等角色转变。如果用人单位不能正视他们的需求,不能给予他们需要的关怀,那么“青黄不接”也许会一直持续。 “用工荒”倒逼企业转型 面对“用工荒”,水运企业呈现出了不同的表情,有的着急,有的淡定。记者发现,同样是航运企业,有些缺工严重、陷入困境,有些则用工无忧、相对“淡定”。“用工荒”连年汹涌的背后,与其说是“工荒重了”,不如说是“转型慢了”。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劳动力在沿海与内地、一二三产业、不同行业乃至同行业企业之间都有明显的竞争,在劳动力供给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一些不能提供更高待遇的企业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特别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这种经济转型要求更为迫切。 企业竞争力的差异已在劳动力的吸引力上表现得很明显。一家大型国有航运企业与一家大型民营航运企业相比,在两家航运企业提供的待遇相当的情况下,务工者往往会选择国企。如果民企提供的待遇高于国企,务工者会从企业战略、文化、发展前景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再做决定。 专家认为,港口运输业许多企业竞争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廉价劳动力,目前的经济状况说明依靠低成本劳动力获利的生产方式已经走到尽头。严峻的经济形势将倒逼企业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优化市场环境。让企业在这个过程中经过洗礼完成转型升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道路。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企业必须尽快摆脱过去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加速转型升级,通过不断创新和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不仅如此,政府相关部门还应继续加强劳动力培训,并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质量和内涵,通过劳动者生产效率的提升来抵消劳动力短缺和成本上升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荒的是“技术”还是“人心”? □ 陈珺 春节已过,“用工荒”再次被谈起。种种“迹象”显示,过去那种地区性、局部时间段的“用工荒”正在呈现扩大化的倾向。缺工,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与“用工荒”对应的是“就业难”。这让我们不禁疑问,既然劳资双方都有需求,为什么这种矛盾还存在呢?荒的是“技术”还是“人心”? 客观地说,“用工荒”并不一定全是坏事。它释放出了强烈的经济转型信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倒逼新的发展模式的出现。目前,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一去不返,劳动力的价值要获得重新评估。这一现象告诉我们,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走主要依靠科技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道路,不仅是有效应对“用工荒”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能够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沿海地区,甚至不久的将来在中西部地区,都要“腾笼换鸟”,从低端、粗犷转型为高端、集约,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为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企业本身而言,得民心者得天下。以青岛港为例。目前各地频现招工难现象,而在拥有2.4万多名员工、其中8000多名为农民工的山东青岛港,却呈现出农民工队伍“入港愿望大、稳得下、留得住、干得好”的现象。 青岛港对待农民工,始终坚持“一张单子开工资、一个平台保发展、一个家里知冷暖”,以确保农民工在薪酬待遇、民主权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同等待遇和权益。青岛港的“黄金18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五不唯”人才观等都是我们行业其他企业可以借鉴的。 也许,面对“用工荒”,企业最应该反思的应是自身。 相关新闻 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13%以上 就业成发展优先目标 新华社专电 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这是我国首部由国务院批转的促进就业专项规划。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规划》的一大亮点就是明确“就业优先”。 《规划》提出了多项具体量化指标,主要有: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6800万人等。值得一提的是,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等重点指标完成情况都将纳入政府综合考核体系。这意味着“就业优先”有了硬约束。 《规划》还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合理较快增长,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我国将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其他青年群体的就业工作,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