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消费增长一如既往地强劲。据商务部监测,初一到初七,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900亿元,同比增长15.5%。然而,与此同时,对于内需增长不足的担忧却依然频频出现。解放日报13日载文指出,看似矛盾的说法,其实隐藏着一个命题:在目前宏观经济条件下,究竟应该拉动谁的内需?
文章指出,说到拉动内需,人们首先会想到刺激零售消费,似乎消费不足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一大症结。然而,这只是错觉。如果翻开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史数据,不难发现,中国民众的消费,一直在稳步逐年增长,不但年均增速不亚于GDP的增速,而且增长的稳定性甚至高于出口和投资。这说明,个人消费,一直没有在经济增长中扮演拖后腿的角色,而且也没有出现疲软。尽管物价指数在低位徘徊引发人们对通货紧缩的担忧,但食品价格却处于上涨通道,同时在制造业最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已经出现劳动力短缺,使一线工人工资水平开始攀升。这意味着占据中国人口主体的农民和一线工人的收入在增加,进而使消费增长具备稳定的基础。
这种错觉,主要是投资和出口周期性震荡造成的。在经济周期影响下,2003年-2004年国内投资和出口增速过快,使内需在GDP中的比重相对下降,给人们留下内需增速不够的错觉。而当这一高潮过去后,投资和出口受各种因素影响出现周期性回落,一方面企业部门对于生产资料的那部分内需随之出现萎缩(这在部分一度过热的部门更为明显),另一方面,由于投资和出口的增速下滑,人们主观上更加寄希望于通过内需的加速度增长,来拉动经济增速。因此,真正不足的,是来自企业部门的需求。
文章提出,在目前情况下,拉动内需的目光,不能简单地锁定个人消费领域,而应落在如何保持国内企业需求的稳定增长上。首先,指望个人消费需求在短期内出现明显加速度增长并不现实。其次,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三个驱动力是有内在联系的,投资和出口维持一定的增速是内需增长的必备条件。
当然,拉动企业内需,必须把握好度的问题,防止再度出现投资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