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资汽车产品垄断中艰难突围的中国本土品牌汽车,纷纷开始谋求海外出口。但他们很快发现一个棘手的新问题——如何战胜和自己一样兴致勃勃的中国汽车公司同伴,因为他们的海外知名度相差无几、产品同样低价、彼此“挖墙角”的功夫一流。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额继续超过汽车进口,中国正在成为继日本和韩国之后亚洲汽车出口的新势力,中国制造的汽车已经顺利进入超过30个以上的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俄罗斯以及中东市场。
不断上升的出口热情与混乱的出口现状形成对比,商务部机电司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年整车出口企业达到1025家,其中超过600多家出口在10辆以下,160家企业仅出口一辆汽车。
一位接近商务部机电司的知情人士上周透露,2007年1月1日起,一个涉及内容广泛的规范中国汽车出口市场的细则将正式实施,比之前出台的限制摩托车出口的政策更为严厉,距离中国车出口“主动设限”已经不远。
汽车出口恶战
“这次对利比亚的出口早就定下来了,但是我们不敢公布,主要就是怕被国内公司挖墙角。”汽笛声阵阵的上海海通国际码头,上海华普汽车总裁徐刚守着2000辆华普制造的汽车被送上滚装船,才算松了一口气。
“在我们和利比亚方面签完意向书后,超过7家中国汽车公司先后向我们的代理商示意,愿意以更低的价格卖给他们。”徐刚说。但他不愿意透露,这批车最终成交的价格,是否因此而被迫低于华普最早预计的售价。
这只是上海华普汽车向利比亚出口1万辆整车订单的第一部分,徐刚能否在未来完全实现这笔订单还是未知数——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不少国内汽车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向华普的员工打探这笔订单的情况。
总部位于浙江的吉奥汽车目前是中国本土主要的SUV制造公司之一。该公司在上周也向本报承认,目前国内SUV、皮卡整车出口参差不齐,确实存在普遍的恶性竞争现象。
吉奥汽车国际贸易部总经理阮早升对本报说:“中国汽车产品目前在海外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是无序竞争、相互压价造成的——其后果就是降低质量。”
阮早升认为目前中国本土汽车公司在海外市场和国外厂商不存在竞争,因为国际市场已经很清晰地分出了三个档次:欧美,日韩,中国。
“我们产品本身走的就是中低端市场。国外厂商在品牌上和我们存在很大差距,价格的差距也很大。我们和他们还没有什么肉搏战,主要还是国内公司之间竞争压力很大。”阮早升说。
重庆力帆汽车、一汽集团进出口公司、吉利汽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没有否认“中国车”海外出口存在不正当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