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多年高速增长之后,长期资本是否对中国投资环境判断有所改变,因此选择逐步撤离中国内地?
6月13日,商务部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外资投资企业数量与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均出现下降。1-5月份,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437家,同比下降4.75%;合同外资金额649.71亿美元,同比增长14.8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23.66亿美元,同比下降0.79%。
而令人瞩目的是,近两个月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却呈急剧下降趋势。商务部早先的数据显示,5月份FDI金额为48.93亿美元,同比下降22%,而该数据已经连续两个月同比下降。4月份的FDI仅为40.8亿美元,同比下降27%。
有媒体观点认为,商务部公布数据的变化,正反映了中国内地持续对房地产等行业实行宏观调控,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底集体学习强调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内外资所得税酝酿合并等一系列反省引资政策的大背景下,外商投资积极性有所降低。
“说明不了太多问题”
“没有必要过分关注几个月的数字,”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对本报记者表示,“上述FDI数据变化幅度很小,说明不了太多问题。毕竟,货物贸易、实质经济部门与虚拟经济部门不同,不是几个月甚至几个小时就能决定最终盈亏命运的。”
“看上去数额微微下降,但对比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量与实际使用外资,粗略地来看,投资企业的平均规模反而比去年同期提高了至少4%;如果对比合同外资,可以看出今年签的项目规模膨胀更是明显。”
另外,“减少的是真外资还是假外资还很难说。”梅新育认为,1-5月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依次为: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日本、韩国、美国、台湾省、开曼群岛、新加坡、德国、萨摩亚,其中数个是国内企业资本“出口转内销”路径的热门选择。
而外商投资者方面的反应同样较为乐观。
软库金汇集团执行董事长温天纳向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吸引FDI的魅力,至少从中期来看不会有大的变化,也不会受宏观调控的太大影响。加拿大CNQ证券交易所主席Ian Bandeen在今年5月底接受本报采访时也曾表示,国外投资者看中中国的成本优势与自身市场,而这两个因素都有相当的稳定性,并不受某个时期的调控影响。
温天纳说,国家外汇管理局在1月底和4月初发布了关于境内居民境外投资直接或间接设立、控制境外企业以及个人境外投资登记、外资并购外汇登记的有关规定,他猜想这会影响到一部分财务投资者,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到FDI的数字。
至于内外税合并,只要是走向一个稳定的税率,不会影响投资价值的判断,只会影响到具体的数字;相反各种优惠、不优惠庞杂的税收规定反而不利于投资者做稳定的判断。他举例说,近期他位于西部省区的一个汽车产业客户被要求补缴数百万税款,“这其实对投资价值影响很大”。
而6月13日随团来访的法国针织协会下属专业展览公司Eurovet的国际关系部经理Anne Manuele Hebert乐观地说,法国公司现在普遍的想法是,要么去开发中国市场,要么寻找一种方法成为中国的合作伙伴。
FDI利用变数量为质量
虽然仍不能凭借1-5月的统计数据变化对未来FDI的趋势下判断,但过去的一年多,关于FDI的作用始终是个争论的话题。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在FDI存量如此庞大的背景下,中国从“招商引资”转变到“招商选资”,更加倾向于实力雄厚、项目符合国家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外资进入,成为一种必然。
而这正与中央近期的理解吻合。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的主题就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其中一位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卫平指出,在外资利用方面,要从对外开放初期的强调利用外资的数量转变为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梅新育认为,值得考虑的问题是外资的产业和区域导向,外资企业遵循国内劳动、环境法规,取消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等方面如何来完善,“归根结底是要改善利用外资的效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赵晋平认为,长远来看外资、内资应该看成同样的投资主体,“我们的外资政策的长期取向是没有外资政策”。
而在辽宁海城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地方政府在政绩考量上越来越倾向于把外资和民营放在非公经济的“同一个大盘子”里,“上个月省委书记李克强与其他省委领导到海城调研,视察的中兴矿业等几家企业多是内资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