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纸“波特曼报告”让中美经贸关系日趋紧张。但是尽管美国气势汹汹,却并不能决定贸易威胁的性质。
美国的贸易威胁“不可置信”
以较为广阔的整体视角审视,从当前美国的经济环境切入,三大因素决定了美国的贸易威胁是“不可置信”的。
首先,贸易制裁缺乏有效政策搭配支持。在贸易政策趋向保守的同时需要偏紧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只有双管齐下,才能避免贸易赤字在财政赤字刺激下的秋后反弹。另一方面,保守贸易政策和偏紧财政政策又需要偏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唯有如此,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才能得到保障。然而,布什政府的经济政策核心就是减税,偏紧的财政政策显然与之相悖,而美联储在伯南克领导下势必在主席更替过渡期内延续格林斯潘的审慎有序加息步伐,偏松的货币政策显然会破坏政策连续性。所以,从美国经济的现状分析,难以找到一个包容保守贸易政策的有效政策搭配,美国的贸易威胁不可置信。
其次,贸易制裁有可能带来美国经济资本“贫血症”。毕竟美国的贸易逆差给其贸易伙伴带来了大量贸易收入,这些收入直接演变成了高额储蓄,在缺乏国内成熟投资渠道的背景下,这些盈余资本流向了最佳保值场所——美国。毫无疑问,美国是这场资本游戏的受益者。更为微妙的是,外来资本是近五年来美国房市持续火爆的主要动力之一,房市火爆又是美国消费强劲的重要原因。如果此时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那么缺乏外来资本支持的房市可能会出现“黑色星期一”式的崩盘,这种“硬着陆”将给美国经济带来切肤之痛。所以,从美国贸易赤字的成因分析,贸易政策的转向之中蕴藏了大量风险,美国的贸易威胁不可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