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益平 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需要保持8%增长幅度的一个论据,是中国每年有约800万新增劳动力。根据我们的计算,随着人口结构的演变,这一数量在本世纪头十年已下降到平均500万。
“中国必须保持8%增长速度”这样一个已被举世接受的观念,其实是我们自己发展出来的一种迷信。既无理论依据、也无实证基础。
资本市场对8%的增长速度视而不见,这一事实反映出的,其实是对微观层面问题的担忧。政府可以保住宏观增长格局,但保不住微观层面的走势。更何况,这样的高速增长越久,增长的质量就越令人担心。
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实体经济严重萎缩,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几乎已经成为现实。主要发达经济体,包括美国、欧元区、英国和日本,可能出现明显的负增长。国际社会前所未有地将拯救全球金融市场和支持世界经济增长的希望,寄托到了中国的身上。
可惜的是,这些希望最终都可能落空。中国确实有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这笔钱并没有放在中国央行行长的枕头下面,而是以美国财政部债券等资产的形式,挂在了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如果中国决定用这笔钱来拯救美国的金融机构或者支持国内需求,央行首先必须抛售已持有的资产,在当前形势下,这可能是各国决策者和投资者所不愿意看到的。
目前,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大约是7%;若如我们所预期的,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0.6%,新兴市场经济增长3.8%,而中国经济增长8.2%,那么,200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与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贡献,就会分别高达0.6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这样看来,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无疑将进一步上升。然而,能否由此断定,中国已经可以支撑全球经济增长?答案是否定的。
关于中国经济能否维持高速增长的问题,经济学家们其实一直存在争议。过去几年间,有些专家多次预测中国经济增长将出现“硬着陆”。最近一段时期,国内经济数据快速恶化,尤其是工业生产增速下滑、高档消费品销售量暴跌以及一些经济领先指标的崩溃,引发了对经济增长大滑坡的普遍担忧。有的专家甚至指出,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市场经济,因此,随着经济周期的发展而出现增长的剧烈波动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