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十二五”期间,我市电子政务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和决策、执行、监督各个环节,遵循统筹整合、均衡发展、协同共享、安全可靠的原则,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和集约化发展模式的优势,推动我市电子政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高端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市电子政务发展要坚持下列工作原则:
——统筹整合。坚持统一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软件和分级推进的“四统一分”管理体制,集中建设和完善电子政务共享平台,通过基础设施共享、平台共享、应用共享,加大技术系统整合力度,巩固集约化模式。没有特殊需要,部门不再建设机房、不再建设平台级信息系统、不再设立新的信息中心,逐步把部门的信息化后台系统整合到统一平台。各区市电子政务发展要服从全市统一规划和部署,凡全市有统一要求的,均应使用统一的系统,实现两级互联互通。
——均衡发展。破除重技术引进轻政务创新、重建设轻应用、重监管信息化轻服务信息化、重机关信息化轻基层信息化的“四重四轻”倾向,坚持以政务目标为导向、以应用为中心、以服务为重点,推动电子政务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均衡发展,提升整体绩效。
——协同共享。通过制度建设、模式创新、技术约束等配套措施,不断破除“信息孤岛”和业务分割,促进跨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信息资源共享和管理服务协作,努力建设网络环境下的一体化政府,为社会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电子政务向高端发展。
——安全可靠。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安全,不断加强安全保密技术体系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安全防御能力和系统管理水平。
四、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按照《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部署和要求,跟踪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趋势,建成并不断完善适应全市机关电子政务应用需要的共享技术支撑体系;加强统筹整合,基本解决部门分散建设信息化系统问题;推进跨部门信息交换共享,基本建成政府监管和服务所需基础信息共享数据库;推进跨部门业务协同,加快网络环境下一体化政府建设进程;大力拓展和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推动政务模式创新,进一步畅通民意渠道、深化政务公开、强化行政监督、规范行政行为、优化政务流程、提升政府服务,推动电子政务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要实现六个转变:
——由技术驱动向政务驱动转变。根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求推进电子政务发展,将技术创新融入政务创新,用政务创新引领技术创新。
——由以政府为中心向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转变。贯彻以民为本理念,根据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改变从政府需要和自身管理方便出发规划建设电子政务系统的做法,更加关注社会服务需求,围绕方便企业和市民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
——由以部门为中心向以流程为中心转变。以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为目标,发挥电子政务流程互通、信息共享的优势,推行跨部门、跨层级联合服务,推动网络环境下一体化政府建设。
——由以信息服务为主向以办事服务为主转变。实施“政府二次上网”工程,全面推进政府审批办事服务上网,真正实现企业、市民随时随地与政府连线办事的目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由信息分散独享向信息集中共享转变。打破信息资源部门所有观念,通过制度、技术、服务等各种手段,改变“信息孤岛”状态,推动信息资源集中共享,提高整体开发利用水平。
——由单一集约化模式向复合集约化模式转变。在继续提高现有共性应用系统集中共享水平的同时,不断扩大机房、主机、存储、网络、安全、基础软件、基础数据、应用组件等各层次的集中共享,形成复合集约化发展模式。
五、主要任务
(一)建设完善核心技术体系,推进技术资源整合共享
1.建设云计算与灾备一体化服务平台。采用虚拟化等新技术,通过整合、扩展、完善,建设云计算与灾备一体化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广泛推行基础设施共享服务、平台共享服务、应用共享服务,实现技术资源整合共享。
2.建设政务物联网数据中心。依托现有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根据各部门物联网应用扩展需求,建设全市机关统一的政务物联网数据中心,为部门基于物联网的应用系统集中提供网络通信、数据存储、信息处理及系统运行服务,避免各部门分散建设物联网数据中心。
3.整合完善政务网络平台。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统一部署,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内网,并整合各部门涉密网络,形成全市统一的涉密信息传输管理平台。大力发展内网决策指挥、办公管理、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等各类应用。严格按照信息系统分级保护要求,落实安全保密措施,完善身份鉴别、访问控制、责任认定体系,确保内网应用安全。
以现有电子政务专网、外网为基础,构建全市机关共享使用的高速骨干网络平台,整合各部门延伸到区(市)、街道(镇)、社区(村)和基层企事业单位的纵向网络,实现全市电子政务网络的统建统管。
4.整合完善政务网站平台。完善青岛政务网内容管理平台、政民互动平台和办事服务平台,整合部门网站服务资源,形成一体化的政府公共服务网站群,并逐步向统一网站过渡。
5.整合完善安全支撑平台。按照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要求,完善以病毒防范、漏洞管理、入侵防范、信息加密、访问控制等为重点的安全防护体系;完善以安全审计、系统监控、接入控制等为重点的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发放“e证通”企业数字证书和“一卡通”市民数字证书,建立基于数字证书的统一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服务体系,为企业和市民提供一次认证、一网通行的网上政务服务。
6.建设移动电子政务平台。根据机关移动办公、移动执法需求,适应手持设备智能化和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规划建设移动政务安全接入平台和应用服务平台,形成有线无线互为补充、安全可靠、统建统管、充分共享的移动电子政务平台。
(二)建设基础信息数据库,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立健全重要政务信息资源采集、加工、管理、交换、共享、利用等相关制度和规范标准,建成八大基础信息数据库,促进部门间信息交换和共享服务标准化,为决策提供准确、规范、综合的数据和业务服务,为政务管理和服务提供完整、准确、及时的基础信息支撑。
1.自然人基础信息数据库。依托市民卡工程,整合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教育、民政、公积金、残联、老龄等各部门相关的人口信息资源,按照部门分工,建立权责分明的更新维护机制,形成完善的自然人基础信息数据库。
2.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以企业“e证通”和财源建设工程为依托,整合工商、税务、质监、公安、财政、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等所有涉及企业和组织机构的信息资源,形成完善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和社团组织等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
3.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依托国土、测绘数据,建设统一的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图层数据加载、调用等方式,统一为各部门基于空间地理信息的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服务,形成全市统一的空间地理信息共享数据库。
4.统计信息数据库。完善统计信息系统,整合部门统计数据,建设完整、准确、及时的统计信息数据库和统计信息查询、分析、展现服务平台。
5.执法信息数据库。依托网上审批、网上执法业务系统,建设包含行政执法事项、法规依据、裁量权、批文和证照信息、处罚结果信息、执法人员资格、执法文书等内容的行政执法基础信息数据库。同时,与自然人、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相关联,形成统一的自然人与法人基础信息、资质信息和监管信息,为部门业务系统和信用平台建设提供数据服务。
6.档案信息数据库。依托电子政务共享平台,继续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加快历史档案数字化进程,完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形成完善的档案信息数据库。
7.社会信用信息数据库。依托自然人和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网上执法、纳税、年检等部门业务系统,整合涉及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建设全市信用信息数据库。
8.决策支持和办公信息数据库。根据党委、政府决策需要,整合各类基础信息和管理信息,建立政务主题数据库。同时,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内部信息共享网站和数据库为样板,推动各部门普遍建立内部信息共享网站和数据库,提高全市机关信息管理和开发利用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