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面向大海启新程
www.jctrans.com 2011-4-13 14:22:00 经济日报
今年一季度,青岛港吞吐量完成9602万吨,同比增长13.2%;集装箱完成320.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7.6%,实现开门红。而在2010年,青岛港完成年吞吐量3.5亿吨,居世界港口第七位;完成年集装箱1201万标准箱,居世界集装箱大港第八位。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我们用1亿吨的港口能力创造出3.5亿吨的吞吐量,用1个港的能力干出了3个港的业绩!”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说。 效率是这样提升的 在青岛港前湾港区的集装箱吊装码头,高高耸立的红色桥吊在海水的映衬下愈发挺拔。一名桥吊操作司机坐在高空操作室里沉稳地操作着机器,快速降落的吊具下安装的指针精准地插入到放在地面上的圆盘十环圈内。这就是青岛港桥吊司机的绝活――“显新穿针”。 为了给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质量和装卸效率,青岛港的桥吊作业要求做到运行稳、速度快、落箱准。“显新穿针”绝活要求桥吊司机在五六十米的高空作业时,将快速降落的吊具正中集装箱锁孔,做到分厘不差。这对桥吊司机目测定位、操作控制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 “显新穿针”绝活是以其创造人、青岛港桥吊司机赵显新的名字来命名的。以员工的名字命名这一绝活,进而在全港范围内推广,是青岛港为鼓励员工专研技术推出的一项举措。现在,仅在青岛港创造出“振超效率”的许振超团队,就有包括“显新穿针”、“王啸飞燕”等一大批绝活。 多年来,青岛港积极唱响“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主旋律,全港员工人人争做“工人先锋号”,纷纷设立竞技台、“龙虎榜”、“巾帼示范岗”、“工人突击队”,通过业务比赛,全港人人创新、岗岗创新,先后涌现出290多个员工品牌和1500多个绝活,一大批具有创新潜质的一线人才脱颖而出。 除了业务创新,青岛港还高度重视管理创新,提升管理效率。截至目前,青岛港已经形成了涵盖生产管理、内部控制管理等方面的“十三项重点管理”工程。同时,青岛港还每月开展对比学习标杆、对比竞争对手、对比竞争目标分析原因的“三对比、一分析”活动,通过查找管理方面的不足,为下一步的工作找到前进方向。 在2011年,青岛港将组织全港2万多人分期分批参加140个专业的集中脱产培训。为做好培训,青岛港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集团请来专家学者,对管理层进行综合培训,进而促进全集团管理水平的提升。 高技能的员工,精细化的管理,富有战略性思维的管理层,这一切都在为青岛港提升工作效率提供着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 注意发挥科技和人才作用 走进青岛港的黄岛港区,门口墙面上“科教强港、科技强港、人才强港”的标语格外醒目。据青岛港集团副总工程师郭志渝介绍,青岛港一直重视发挥科技和人才在建设世界强港中的作用,这些年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气力。 1997年,当时国内计算机人才还十分紧缺,青岛港就成立集团信息中心,在我国众多港口中第一个完成电子数据交换中心建设。从此,青岛港与合作方实现了网络信息互传、海关报关等信息化操作。“十五”时期,青岛港实施了信息技改工程,把各个工作岗位用信息系统连接起来,大力推进全港信息化作业。 “这些信息化措施给港区工作带来了巨大变化。”青岛港信息中心副主任庄开宇博士告诉记者,在“十一五”时期,青岛港投入8600万元,实施了“青岛港现代物流及电子商务信息工程”。这一工程的核心成果就是建立了物流信息平台,可以让顾客自查自货的流程情况,实现了青岛港与外部顾客的信息交互。 信息化极大地提升了青岛港的工作效率。依靠这些信息化工程,青岛港在客户在对岸出发时就可以收到相关信息,能够使港口及时联系海关,办理外轮理货等一系列手续,为客户缩减了驻港时间,减少了花费。这大大增强了青岛港的对外吸引力,还提升了港口的货物周转效率。 “信息化建设对青岛港创造出的业绩发挥了重要作用。”郭志渝表示,“十二五”时期,青岛港将打响全港“信息化建设升级战”,在“可视”、“互动”等方面继续探索,争取在基于传感网的港口物联网应用体系、港口内外两大信息平台的服务模式、港口物流链横纵延伸信息联动平台等6个方面取得突破,推动青岛港向“信息化的企业”转变。 从被动满足转向主动参与 当前,世界主枢纽港正在经历由运输中心向综合物流中心的转变,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货物贸易集散中心和综合物流中心,成为具有提供国际信息、物流配送等高增值服务功能的第四代港口。 青岛港用1亿吨的港口能力创造出3.5亿吨的吞吐量,其承载能力已经发挥到极致―― 截至2010年底,青岛港的老港区、黄岛港区、前湾港区3个港区总面积仅有10.56平方公里,无法满足港口大宗货物堆存的需求,未来发展空间有限; 虽然在吞吐总量上占有一定优势,但周边港口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快,已有几个兄弟港口2010年吞吐量均超过了2亿吨; …… 面对国际、国内港口发展的新一轮竞争形势,青岛港干部群众在积极思考未来的发展之路。 “必须跳出青岛港看青岛港,必须跳出胶州湾发展青岛港。”常德传表示,经过多年来对新港址寻找和比较,目前青岛港已经在青岛胶南市的董家口进行了新港口前期建设,这里将成为青岛港的第4大港区。 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时期末,董家口港区的货物吞吐量将达3亿吨,相当于再造一个青岛港。同时,青岛港将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功能定位,以货物流向来调整布局,对4个港区重新布局,实现港区间功能互补、分工合理,组合发展,以提升全港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构筑起港口竞争的新优势。 ――董家口港区要建成矿石、煤炭、原油为主的大宗散货集散基地,兼顾件杂货发展,以此为依托来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物流产业。 ――前湾港区以推进内外贸集装箱发展为重点,着力打造东北亚集装箱枢纽港;同时按照腹地要求,保持矿石、煤炭为主的散杂货适度发展。 ――黄岛港区将着力建设油品、化工品的物流集散基地,满足市场相关需要。 ――青岛老港区要实现绿色环保发展,重点发展件杂货、清洁货种以及袋装货,同时加快推进国际客班轮、油轮发展和滚装物流。 “老港区离青岛市区较近,结合青岛城市发展需要和港口发展实际,我们就将老港区定位为‘绿色环保发展’,接转粮食等清洁货种,并向旅游方向转型。董家口离市区远,又是新开发建设,应建设大吨位的深水码头。”常德传表示,“十二五”时期,青岛港还将积极整合港口内外资源,大力拓展港口物流供应链,实现从被动满足物流向主动参与物流转变,推进市场拓展,加快建设国际物流中心,以适应第四代港口建设的发展趋势。 一个充满活力、踌躇满志的青岛港正在新起点上开启新的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