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区建设30周年座谈会日前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国家高新区30年的发展历程、成就和经验,进一步厘清了新时代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站位、新目标和新举措。
建设国家高新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第一个国家高新区是1988年5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即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截至目前,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高新区达到168家。
30年来,国家高新区坚持面向市场,成功探索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在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发挥了改革的先锋、引领和试验田作用。据统计,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从1991年的87.3亿元,增长到2017年30.7万亿元;2017年国家高新区GDP总和达到9.52万亿元,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5%;2017年国家高新区聚集了5.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38.2%;2017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出口总额4780.7亿美元,占全部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的19.2%。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指出,国家高新区经过30年的发展,经历了创业、二次创业、创新驱动战略提升3个阶段,正迈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新时代,国家高新区要努力做到“四个率先”,即率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率先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更多突破;率先开展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率先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引领开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