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M阿尔赫西拉斯轮在山东港口青岛港首航。
2020年11月26日,潍莱高铁开通运营,G9228次复兴号上午11时55分从平度出发,12时17分经停潍坊北站。 刘 栋 摄
胶东国际机场内清晰的站内导向指示。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省委省政府把交通强省列为“九大强省”战略之一。随着连续两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势全面起势,青岛已初步形成以空港、海港为辐射中心,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与城市交通紧密衔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为青岛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
步入“十四五”,青岛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和“关键突破期”。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青岛交通开好局、起好步,为青岛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让“双循环”更加通畅,打造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记者从8日召开的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青岛市将加快交通强国试点建设,以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推进一批“海陆空铁”重点交通项目。到2025年,青岛将基本建成“主城区与市内各区市40分钟通勤、胶东经济圈1.5小时通达、主要航空枢纽城市3小时覆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行业软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和更高水平地“搞活一座城”提供强力支撑。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虎成表示,今年,将盯住在建项目不放松,努力建成一批、引进一批、储备一批,推动更多又大又好的引领性项目落地,在全市“项目落地年”推进中冲锋在前,在青岛“六个率先走在前列”中当好先行。
公路项目再提速——新开工明董高速等14个项目
高速公路是连接城市内外交通的纽带和“大动脉”,是提升城市对外通达度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2020年,青岛市完成青新高速郭庄收费站改建、机场高速照明提升改造二期、2号疏港高速大中修等项目建设。董梁高速(董家口至沈海高速段)、济青高速中线(潍坊至青岛段)开工建设。截至去年年底,青岛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65公里,居副省级城市第4位。
2021年,围绕路网加密、瓶颈突破、品质提升目标,青岛将加快推进43个公路项目建设(9个高速公路项目,21个普通国省道改扩建项目,13个普通国省道大中修项目)。完成华中路贯通、胶州湾大桥李村河互通立交ABF匝道、青银高速李村互通立交匝道改善提升等项目建设,完成董梁高速(董家口至沈海高速段)主体施工,新开工明董高速、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新机场高速二期)、蓝谷至胶东国际机场至沈海高速快速通道、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即兰路大沽河桥梁等14个项目。同时,加快济青高速中线(潍坊至青岛段)等项目建设。启动沈海高速改扩建(南村至日照界段)、青兰高速改扩建(河套至黄岛段)等项目前期。
目前,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项目已完成用地预审、环评和项目核准。项目位于青岛和潍坊之间,呈南北走向,全长131公里,途经平度、昌邑、高密、诸城、胶州、西海岸新区,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作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承载项目,该项目将极大地完善山东省高速路网布局,助推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和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带动北部港口群与董家口港联动发展。
青兰高速公路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包括主线及红岛连接线两部分,主线东起双埠收费站,西至河套枢纽互通立交,长约16公里,采取“单侧加宽为主,局部整体改移”方式对青兰高速公路进行改扩建。该工程是青兰高速公路(G22)东端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省“三横四纵”综合运输通道“济青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岛市环胶州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通道,建成后将对提升青兰高速公路运输能力、促进青岛环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完善胶东国际机场集疏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蓝谷至胶东国际机场快速通道项目位于青岛市中心城区北部,是连接蓝谷、即墨城区、城阳区、胶州市的快速通道。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胶东国际机场集疏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撑和引导新的城市空间格局、带动沿线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卡脖子”和“改善型”项目的陆续落地,将进一步完善青岛市公路路网体系,大大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铁路布局再优化——开工建设青岛至京沪辅助通道铁路
2020年,青岛铁路建设实现重要突破:潍莱高铁建成通车,结束了平度不通高铁的历史,青岛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铁”。途经平度的潍烟铁路、途经莱西的莱荣铁路开工建设。截至去年年底,全市铁路达到12条、运营里程666公里(高速铁路228公里、快速铁路154公里、普速铁路284公里)。青岛至京沪辅助通道铁路、董家口至潍坊铁路、董家口至沂水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2021年,青岛铁路布局将持续优化:开工建设青岛至京沪辅助通道铁路,加快推进潍烟铁路(青岛段)、莱荣铁路(青岛段)建设。全力争取青岛经平度至莱州铁路、董家口至潍坊疏港铁路纳入省“十四五”规划,将青日高铁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据了解,青岛至京沪辅助通道铁路已被省政府列入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重大铁路项目,项目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京沪高铁辅助通道为国家干线通道,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中的第二纵,建成后可缓解现有京沪高铁运能紧张的压力,贯通京津冀、环渤海、鲁苏腹地、长三角。青岛至京沪辅助通道项目工期大约3年,建成后将形成青岛及以北地区快速南下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高标准新通路,有效解决青岛沿海南下高速铁路通达能力不足的问题。届时,青岛到上海的时间可由现在最快不到5小时缩短至4小时以内。
机场建设新突破——胶东国际机场年内有序转场
胶东国际机场转场是青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势确定的一项重大工程。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顶格协调、高位推动与军航、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新机场建设和转场筹备工作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全面提速,顺利通过了建设工程竣工和口岸验收,空域协调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转场实战帷幕全面拉开。2020年11月,胶东国际机场飞行程序获批,12月完成校飞工作。
今年1月27日,胶东机场顺利完成试飞。试飞是机场从建设转入运营的重要环节,也是机场行业验收的重要前置条件。此次试飞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新机场的飞行程序与地面运行程序已全面达到验收标准,转场准备工作全面提速。后续,青岛市将统筹推进行业验收、获取机场使用许可证、导航设备开放、航空情报资料发布等转场准备工作,组织开展转场演练,有序推进空地搬迁,实现机场转场运营。配合胶东机场“一夜转场”,同步启动运行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提前开通运营济青高铁胶东国际机场站、红岛站,增加机场经停列车,做好各种方式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一批通用机场项目今年将加速落地。2020年,平度通用机场建成运营,莱西通用机场启动前期工作,即墨通用机场取得核准批复。2021年将建成即墨通用机场,推进平度通用机场配套工程及设施建设,莱西通用机场年内开工建设。
港口项目再提质——加快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
港口是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目前,青岛“一湾两翼”布局加速构建,前湾港区成为国内最大集装箱码头群之一,建成投产亚洲首个全自动化无人码头,董家口港区形成亿吨通过能力。港口生产泊位达到114个,年综合通过能力3.44亿吨。集装箱航线达到178条,数量和密度稳居我国北方港口第一位。
2020年,港口建设实现提速扩容。董家口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二期工程交工验收,青岛港新增深水生产性泊位2个、总数达到89个。董家口港区液体化工码头、前湾港区泛亚码头完成主体建设。董家口港区大唐码头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2021年,青岛市将抢抓开放发展的重大机遇,推进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打造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加快8个重点港口项目建设,推动前湾港区提质增效,完成泛亚集装箱码头后方陆域地基处理。提升董家口港区吞吐能力,完成北三突堤粮食筒仓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大唐码头二期工程水工主体结构施工,加快华能码头二期、原油商业储备库二期和三期、振华原油库、齐鲁富海原油库、液体化工仓储工程建设。新增生产泊位5个、达到119个,新增通过能力2800万吨、达到3.72亿吨。
今年,全市还将开展《青岛港总体规划》调整修订,优化港口空间功能布局。同时,提升港口枢纽能级,推动日韩、东盟十国、澳新等航线组群,新增集装箱航线10条,支持港口合作开发内支线,加快内陆港布局,争取青岛港黄河流域省外货源量增长10%。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研究发布“中日”“中韩”等青岛特色航运指数,推动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青岛仲裁中心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