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时钟滴答作响,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进入最后3个月的倒计时。海关总署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口博览会”)量身定制的检验检疫“负面清单”,也将在筹备和举办期间迎来考验。
海关总署6月制定了《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检验检疫禁止清单》(下称《禁止清单》)和《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检验检疫限制清单》(下称《限制清单》),同时又出台了《通关须知》等文件。
一位接近海关总署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这两份清单,实际就是进口的负面清单,也即“清单之外都可进口”。
海关的负面清单是什么
中国报关协会决策咨询专家组成员,前海关总署官员江小平对第一财经记者进一步解释说,这应该是出入境检验检疫并入海关总署,整合后的新提法。检疫检验部门之前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此次《禁止清单》和《限制清单》是关检融合后,借鉴海关总署令第43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限制进出境物品表》推出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则对第一财经记者进一步分析说,这次是海关进行了一次积极的尝试和突破,有助于提高政府效率和转变政府职能,如果尝试成功,还能进一步复制推广,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政府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利用负面清单的模式。他说,迄今为止,负面清单这种模式更多使用于投资。例如,中国的自贸试验区在投资项目的市场准入上使用负面清单;对外,之前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基础也是负面清单。从海关总署出台的这两个针对进口博览会的《禁止清单》和《限制清单》来看,负面清单已经不仅用于投资准入,也更多地开始用于政府的行政职能上,法无禁止皆可。
《禁止清单》和《限制清单》明确了参加展览和销售商品的条件及商品名录。《禁止清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规定的禁止进境物(该项下禁止展览和销售),具体是,动植物病原体(包括菌种、毒种等)、害虫及其他有害生物;动植物疫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动物尸体;土壤;以及来自日本福岛县、群马县、栃木县、茨城县、宫城县、新潟县、长野县、琦玉县、东京都、千叶县的食品、食用农产品(5.430, 0.01, 0.18%)和饲料(上述产地和涉及产品范围根据风险评估情况动态调整)。
此外还包括纳入禁止进口目录的旧机电产品、旧服装(旧服装禁止展览、旧机电可以展览)、危险化学品(禁止展览和销售)。
《限制清单》还限定了参加展销条件。例如,动物、动物源性饲料仅限于展览用途,未获检疫准入不能销售。
负面清单与扩大进口、扩大开放
负面清单只是海关总署为进口博览会定制的多项贸易便利化措施之一。
在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7月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监管司副司长何晓睿介绍说,按照关检深度融合、通关监管流程再造、模式重构的要求,海关总署还为进口博览会量身定制了《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海关通关须知》(以下称《通关须知》)、《海关支持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便利措施》(以下称《便利措施》)。
其中,《通关须知》对进口博览会备案、展览品审批和准入、物资申报、查检放行、展中监管、展览品处置、人员及个人物品、记者采访器材等进口博览会物资通关全流程规范性要求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办展方、参展企业提供了详细的通关指引;《便利措施》是海关支持进口博览会的具体举措,充分体现了创新与便利。
与《禁止清单》和《限制清单》一样,《通关须知》《便利措施》已于今年6月份以公告形式对外发布。
而这些量身定制的背后,是中国政府继续扩大开放、扩大进口的政策意图。
习近平主席7月25日应邀出席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发表《顺应时代潮流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他说,“中国敞开大门搞建设,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将让更多国家和人民分享中国的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