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最后100米难题 当年与顺丰一起成立丰巢公司对抗菜鸟 如今黯然离场
智能快递柜“三国杀” 通达收兵
说起快递,您想到的肯定是按门铃的小哥或街上飞驰的三轮车。对于小区门口的智能快递柜(自提货柜),您可能觉得没那么重要。但是对于已经拼成红海的快递企业来说,这可是寸土必争之地。围绕着这些小小的铁皮箱子,简直上演了“三国演义 ”。
最新战报 韵达申通“不玩了”
先了解下背景,顺丰是蜀国,阿里的菜鸟快递是魏国,而以韵达申通中通为代表的通达系是吴国。
6月14日晚间,两大快递巨头韵达和申通双双发布转让丰巢科技股权的公告。转让完成后,韵达、申通将不再持有丰巢科技任何股权。而中通此前也已经不再是该公司股东。丰巢,正是铁皮箱子的代表,随着通达系清退丰巢股份,快递行业格局再次发生变化。
结合丰巢成立以来快递市场格局的变化和快递巨头在快递柜领域频繁的动作来看,申通和韵达的动作更可能是过去几年快递终端市场竞争的应激反应结果。也就是说,在快递终端市场最终形成菜鸟和顺丰两强争霸格局的同时,始终在其中打酱油的通达系,可能占到的便宜有限。
战事回顾 “最后一百米”的合纵连横
自2015年6月深圳丰巢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快递物流巨头围绕“最后一公里”直至“最后一百米”的角力从未停止,行业格局也因此几度变化,堪称瞬息万变。
第一局 :丰巢里的蜜月
2015年6月,顺丰联合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共同投资5亿元创建丰巢,公司宗旨是“致力于研发运营最优质的智能快递柜,破解快递最后100米难题,服务于全行业末端快件运营。”2016年6月五大原始股东等比例增资5亿投资丰巢。半年后,丰巢完成25亿元A轮融资,申通、韵达参与投资。此后一直到2018年1月22日包括顺丰、申通、普洛斯在内的12家企业(机构)向丰巢增资20.7亿元。
第二局:菜鸟飞进丰巢
可以说,丰巢把大佬顺丰与散沙般的通达系快递捆绑在了一起,而且把子弹打到快递终端,这必然引起以菜鸟驿站起家的菜鸟反弹,因为菜鸟做的就是快递终端。果然,2015年8月,就在丰巢成立两个月后,菜鸟网络与全国最大的3家智能快递柜服务商及国内6家主流快递企业(不含顺丰)完成签署三方合作协议。
2016年5月,菜鸟网络扩大合作,宣布联合12家快递公司和包括丰巢在内的8家自提柜企业,建成全国最大的快递自提柜服务平台。随后,丰巢对外表示“不排除任何合作的可能性”,暗示与菜鸟网络合作。
第三局:菜鸟PK顺丰
2017年6月,菜鸟网络发布声明称,6月1日凌晨,顺丰突然宣布关闭对菜鸟的数据接口。对此,顺丰方面表示,菜鸟6月1日0点下线该公司旗下的快递柜系统丰巢的接口信息。随后腾讯、京东、网易、美团、苏宁、圆通纷纷“站队”,一度形成两大阵营针锋相对局面。
此事甚至惊动了国家邮政局,在一个月后宣布 “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与顺丰集团旗下的丰巢科技就数据共享合作形成一致意见”。
战略意义 快递柜助力物联网进入“智能”时代
各大快递巨头和电商在“最后一公里”问题上都使出浑身解数。而这其中的战略意义,绝不仅仅只是解决配送问题。一方面快递巨头积极提升快递物联网、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加强数据分析与应用,以期抢滩登陆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另一方面,将依靠智能快件箱进入社区占据的线下入口和获得大量客户数据,将线下入口的优质客户向线上迁移,保持行业竞争力和绝对话语权。
菜鸟与顺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竞争中有合作来形容。竞争自不必说,从顺丰领衔投资建立丰巢到菜鸟投资速递易,从丰巢收购“e栈”到菜鸟推出自有智能快递柜,这些动作无不透着针锋相对的味道。
然而,成也萧何败萧何,双方的合作以信息共享形式达成,最后也毁于信息共享矛盾。到2017年3月双方续约时,菜鸟网络要求,所有快递柜信息的触发都需要通过菜鸟裹裹,取件码信息无条件给菜鸟,丰巢需要返回所有包裹信息给菜鸟。据报道,这就是导致2017年6月至7月间,菜鸟与丰巢“绝交”事件的导火索之一。
战事进展 通达系从通吃到主动出局
与菜鸟网络不同,“通达系”的中通、申通和韵达最初随顺丰一起投资建立了丰巢,并在其后三年中参与了丰巢几轮重要融资。当然,与此同时,通达系与菜鸟网络的合作也从未停止。去年年底,菜鸟网络宣布将推出自有品牌的智能快递柜的时候,就曾表示已经与“桐庐帮(浙江桐庐是包括通达系在内的民营快递企业发源地,故‘桐庐帮’通常指代包括通达系在内的大大小小民营快递公司)”对接了菜鸟智能快递柜的接口。通达系一直避免卷入顺丰与菜鸟的“战争”中,除了获得阿里巴巴融资的圆通外,其余几家向来避免站队,与两边都有合作。
这样“两面光”的通达系,忽然宣布清退丰巢股份,不得不说突兀。就在今年年初,申通还1.8亿元增资丰巢,一副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仅仅五个月之后,申通和韵达就双双清退丰巢股份。很多人将此次通达系“退群”事件看做是“站队”菜鸟。但如前所述,这实在不是通达系一贯风格。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战局分析 “赔”是压倒通达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外界看来,通达系与顺丰的合作一直还算平顺,但双方的分歧早有端倪。同样是丰巢的原始股东,顺丰与通达系的投资回报却是截然不同。
早在两年前就有媒体曝光,各家快递使用快递柜寄件的价格与叫人取件的价格并不相同。在丰巢快递柜寄出一个文件,选择中通和韵达配送的话,小格口价格是9元,而顺丰的价格是12元。如果选择快递员上门取件,中通的价格是8元,韵达是7元,顺丰则是13元。也就是说,使用顺丰在快递柜上寄件,价格会更优惠,使用其他的快递公司价格会更高。丰巢方面虽然有所回应,称中通、韵达等快递公司的价格在全国各地并不相同,每一个加盟商都有调整的权利。丰巢确定的价格是由丰巢各个快递公司总部达成的价格,所以有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因为经营模式的差异,快递柜客观上更鼓励顺丰客户使用是事实。
此前曾有数据公司统计称,2017年顺丰日常场景的市场占有率约8%左右,但是在快递柜发货场景占到了50%。通过对快递柜的流量占有,顺丰事实上在完成对末端客户习惯的培养。顺丰的意图非常明显,直接通过快递流量掌握包裹的入口,进而慢慢控制快递末端服务和数据。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快递公司最敏感的。据媒体报道,通达系与顺丰联合成立丰巢的初衷就是对抗阿里系的控制。当顺丰同样露出这种倾向的时候,通达系会有所反应也是理所当然。
而且丰巢一直在赔钱。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丰巢科技的资产总额为458,551.12万元,负债总额为175,732.28万元,净资产为282,818.84万元,2017年全年营业收入30,838.80万元,净利润-38,513.05万元。通过对末端客户的控制,顺丰的估值会因为丰巢的发展而不断提高,这足以弥补顺丰“烧”进丰巢的损失。但通达系的估值却会因为顺丰对市场的占有而降低。一边“烧钱”,一边“资敌”,通达系的感想想必很“酸爽”。围绕着智能快递柜的烽烟远没有散去,下一场谁会入局谁会出局?市场终会给出答案。
刘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