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为青岛对外开放带来了重要发展新机遇。记者从青岛海关获悉,青岛海关将推进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密切与上合组织成员国海关合作,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推动多式联运海关监管模式改革,促进中欧中亚中蒙班列业务增长,推动示范区快速发展。
“我们将大力推进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海关政策高地。”青岛海关党组书记、关长韩森表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提到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这不仅是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也是山东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巨大机遇。
据了解,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将依托青岛口岸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和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功能优势,以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为主体,把青岛口岸打造成为上合组织国家面向日韩和亚太市场的“出海口”,日韩商品面向中亚和欧洲市场的国际海铁联运贸易物流综合枢纽,把青岛打造成为服务“一带一路”的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对外开放新高地。
2014年底,全国首个沿海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在青岛胶州正式投运,主要业务是开展海铁联运。日韩、东南亚等地海运货物从青岛入境,在中心转乘铁路经过阿拉山口,然后再到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时间上比海运要节省七天左右。这种海运、铁路组合的海铁联运模式,再加上地理优势,为企业争取到了更多的客户和货源。据了解,中亚班列从开通时的每周一班,已经发展到如今每周三四班,并且趟趟爆满。
青岛区位连海带路,“一带一路”陆海统筹。而在青岛胶州设立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又相当于把海关口岸监管职能向内陆延伸了60公里。为促进多式联运业务发展,青岛海关打造青岛港和集装箱场中心站“前港后站、港站一体”的物流通关环境,实现海港、铁路、公路运输一体化运转。此外,青岛海关不断优化中欧、中亚班列货物口岸监管模式,开设海铁联运专用闸口,提升口岸联运物流效率,并开展移动施验封作业,实现转关电子数据自动放行核销,减少中欧班列货物施验封作业时间近50%。今年以来,青岛海关还与南宁等海关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中欧、中亚班列监管联系配合机制,打造东盟与东北亚陆路运输国际物流大通道。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青岛海关辖区共开通国际班列线路10条,今年前5个月开行国际班列135列,运输集装箱1万多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4%、121%。
下一步,青岛海关将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忠实履行新海关新职责,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与黄河沿线地市和相关单位开展“一带一路”通关及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合作的基础上,密切与上合组织成员国海关间的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关的交流,不断推进国际海关间信息互通、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研究建立“通关事务救助”机制,为广大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