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朱菲娜
中美贸易摩擦还没有消停的迹象。相互公布加征关税产品清单,同时都就相关措施向WTO提起了磋商请求,又接连提出“双反”调查和反倾销初裁,尽管回合多,但双方似乎又回到了利用WTO规则来解决贸易争端的轨道上来。
WTO是为建立世界贸易统一市场而成立的多边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其坚持九大基本原则,包括无歧视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贸易自由化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优惠待遇原则以及公正、平等处理贸易争端原则。这些原则都是谈判成果,包括中美在内的成员都贡献了智慧,同时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推动自由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有规矩,才成方圆。成员之间在既定的框架下开展贸易,满足各自市场的需求,互利互惠,以促进经济发展,应该是其诞生的初衷。随着贸易活动的增多,贸易规模的扩大,彼此间发生贸易摩擦就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对规则的理解和执行情况的差异,就决定了摩擦的多少以及摩擦系数的大小。而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挑起的“232调查”和“301调查”,对贸易伙伴,尤其是针对中国商品的大规模加税措施,非常罕见。商务部官员批评此举严重违反WTO原则,是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典型,是开历史的倒车。
其实,摩擦是贸易的一个常态,所有成员都习惯了。重要的是,发生摩擦之后如何解决。美国特朗普政府成立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单边主义表现非常明显,是这一政府的显著标志。一年多以来,美国政府跟大的贸易体都发生过冲突。理由是,特朗普声称WTO成员贸易不公平,让美国吃了大亏。因此,他表示要改变现状,甚至扬言“要退出WTO”。
作为自由贸易规则制定的主导者,美国带头破坏这一规则,要求其他成员按照其要求来作出让步,这是典型的霸道逻辑。我们说,摩擦不怕,怕的就是不在同一规则、同一频道下讨论问题,以致“南辕北辙”“对牛弹琴”。如此,就不可能解决问题。这样就可能导致摩擦升级,矛盾激化,相互“对打”,必然两败俱伤。美国再强大,也无法承受长期打下去,这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恶劣影响。
而最近几天,美国又宣布对产自中国的钢制轮毂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被认为是对中国开启又一轮贸易争端。此时,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反倾销调查作出初步裁定。双方的这种调查,无论多少,都是可以控制的,因为它是在WTO框架下开展的,有一套规定动作来进行应对,双方充分寻找有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这个彼此都有数。
问题是,另一类措施就比较可怕。比如,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公司出售零部件产品,期限为7年。据了解,此次受影响最大的是芯片等元器件。这一针对中兴通讯的制裁措施,不是在WTO框架下作出的裁决,而是认为其违反了美国政府的制裁禁令,向特定国家出售了禁止性的电子产品和零部件。这不是一起简单的经济贸易纠纷,而是美国霸权政治在经济领域的延伸,让中国企业成为牺牲品。如果双方达成和解,按照其一贯的经济手段来解决,企业损失只是在经济数字上,但是此次的严厉措施,将使得中兴通讯可能面临严重灾难,难以预计会到什么程度。此后,还有可能波及到华为这样的通讯巨头。这是特朗普针对中国高端制造业和中国崛起的战略遏制。
据统计,2017年中国进口芯片价值2300亿美元,是进口额居第二位的石油的2倍还多。而这些芯片大部分来自美国,其附加值高,为平衡中美贸易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中兴通讯事件之后,这一局面可能会发生改变。未来,如果这一制裁措施扩大到其他厂商,加之双方加征关税措施持续生效,中国的进口额将大大减少,双边的贸易额会缩小,但贸易顺(逆)差的比例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到时摩擦还可能升温。这对双方都不利。
但是,事情总是两面的。如果切断中国芯片的进口,对中国的影响很大。这是崛起进程中的“阵痛”,其价值在于“痛醒”。醒来做什么事呢?一是加大对国产芯片的替代采用,即便是暂时比不上进口芯片,但国产芯片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改进提高。这可能是国产芯片的一个发展机会。二是政府要以此为戒,对芯片的技术攻关投入巨大的资金支持,同时下大力气把国外的顶尖人才引进来,协力攻关,迅速实现突破,这可能是从危机中得到的机遇。发力提前,把追赶的时间缩短,真正解决“卡脖子”问题,在迎头赶上中让他们对我国封锁的先进技术沦落为一般技术。只有加大创新,低调推进,努力实现逆转,才是对美国今天对我国遏制作出的最有力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