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收藏 实现外贸持续回暖的支撑点何在?

http://www.jctrans.com/ 2018-01-04 中国贸易报

导读: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贸易出现大幅下滑,拖累全球经济走入低谷。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贸易出现大幅下滑,拖累全球经济走入低谷。所幸,从2016年11月开始,全球进口与出口数据显示,国际贸易正在向走出低迷的方向改变。进入2017年后,全球外贸形势一扫颓势,呈现回暖态势。今年前两个季度,国际贸易实际量的增长呈现反弹态势,出口和进口实际总量的增速均在4%左右。鉴于上述情况,9月2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贸易统计与展望》对2017年世界货物贸易增速的预测值从2.4%提升至3.6%,预测区间在3.2%—2.9%,超过以市场汇率计算的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

  再观中国,2009年中国外贸因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而大幅下滑。之后的2010年到2014年则在2009年基数上保持了低位的正增长。但2015年和2016年的出口和进口均为负增长。自2016年11月起,中国进口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出口则从今年1月开始逐步回暖。进入2017年后,中国外贸形势明显好转。出口实际数量的增速在9%左右。其中,第一季度中国进口实际增速更是超过15%。以美元计价,今年1月—9月的中国进口增长17.3%,出口增长7.5%,外贸总体增长11.7%,中国外贸增速明显高于世界增速。

  从数字统计上可以说,中国外贸形势逐渐好转伴随着整个全球贸易形势的好转,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那么,中国外贸的回暖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实现中国外贸回暖可持续性的支撑点何在?

  根据WTO的数据显示,2016年11月,世界进口同比增长5.65%,显示外需(即除中国之外世界其余经济体进口)开始好转。2017年1月份,中国出口增速才开始由负转正,同比增长7.33%。中国出口和世界进口的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中国出口的反弹确实得益于外部经济的好转和贸易需求的回升。但是,外需回升带动中国出口回暖并不足以说明中国出口竞争力有了同步提升。

  外需增加自然引领中国出口回暖和增长。如果中国出口竞争力提升,自然会进一步增加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反之,中国出口产品的份额就会下降。根据WTO的统计,今年1月—7月,除中国外的世界其他经济体进口同比增长8.91%,而同期中国出口同比增长8.29%,这一数字是小于世界进口的增长速度的。可以说,中国出口增长速度并没有跑赢世界进口的增长,中国出口回暖基本由外需拉动,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显著提升。因为除了外部需求,来自汇率、成本的因素也会拉升出口数据的增长。

  此外,中国进口增速的回升表明国内经济形势开始好转。今年以来的外贸回暖肯定为中国经济释放出积极的信号,也为中国经济带来增长的好兆头。但也不能不留心外贸回暖背后的各种复杂因素作用。在同样转好的外部环境和好转的国内经济形势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今年以来的出口反弹并非得益于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中国外贸如何真正抓住外贸回暖的机遇并保持可持续性的复苏态势,需要认真分析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切实从制度建设和政策层面对提升中国出口的核心竞争力予以支持,找到真正的支撑点。

  从国内因素分析,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如何降低外贸企业成本,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贸易便利化等重点难点问题尚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如何从政策扶持的角度,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还缺少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在深入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领域尚没有从立法和制度建设上加大推进力度。

  从外部因素分析,要对外需回暖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因为外需回暖依然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比如来自美欧的更多贸易保护主义行动和强硬态势、来自其他经济体更具竞争优势的产品的挑战、各国货币政策变化不定与整体收紧的冲击、美国税收改革牵动的资金与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基于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对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等,都必须认真对待。

  作者 荣民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