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与“碳中和”不仅涉及全球各国减排责任关系,也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息息相关。
众所周知,交通领域的碳排放是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改变运输结构,打造绿色交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的有效举措之一。作为交通运输“大动脉”,铁路部门瞄准这一目标,不断优化运输方式,强化改革创新,充分发挥铁路节能、环保、快捷、安全的运输优势,用实际行动打响“蓝天保卫战”。比如在长途运输方面,铁路部门积极采取“公转铁”“散改集”“多式联运”等方案,不但降低公路运输所产生的碳排放,也减少了企业产品在运输中的损耗,实现了“1+1>2”的效应;在解决“最后一公里”中,铁路部门推出了“门到门”“站到站”“站到门”等多种货物运输方式,采用零污染、高效率、低成本运输方式,既让企业货主从中受益,又让自然环境得以保护。
绿色发展,除了优化运输结构外,节能减排也是关键。对此,铁路部门通过加大铁路建设、调整电气化结构等一系列举措,基本上实现了铁路发展与碳排放的相对脱钩。在4月30日国铁集团披露的2020年度和2021年1季度财务决算中可以看出,目前国家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4.9%,电力机车牵引工作量达到90.5%,特别是“十三五”时期,铁路货运量同比增运2.27亿吨,与公路完成同样运量相比,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00万吨。国家铁路燃油年消耗量已从最高峰的1985年583万吨下降到231万吨,降幅达60%,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56万吨。由此可见,铁路建设和发展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尤其是蓝天保卫战作出了应有贡献。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品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在未来,希望铁路部门认真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抓住发展生态化绿色铁路的重要机遇,走在新时期环境治理的前列,以昂扬的姿态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大考中交出优异的答卷。(肖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