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徐盐铁路、连镇铁路实施精测精调,距离开通运营更近一步。
7月,郑阜铁路和商合杭高铁安徽北段进入静态验收;长三角铁路增开红色之旅、新丝绸之路等多趟概念列车,上海南站开行动车,沪杭、杭黄高铁动车加密开行;沪宁城际铁路实施电子客票应用试点,为旅客带去别样的幸福体验。
……
今年以来,长三角铁路建设强力推进,客货运输新产品不断推出,运输经营捷报频传,为新中国成立70年献上了厚礼。
70年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新时空为己任,以昂扬的姿态挺进新时代,发展呈现“加速度”,区域内形成全国最为密集完善的高铁网。
长三角铁路成网,重构区域经济发展“新版图”
1949年8月1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上海铁路局成立。如今,在长三角这片热土上,有一张全国最密的铁路网,以全国8%的铁路营业里程,承担了全国20%的旅客发送量。
70年前,铁路设备陈旧落后,长期处于瘫痪状态。沪宁、沪杭甬、津浦、陇海、浙赣、江南(宁芜)、淮南等单线铁路,技术标准低,采用木枕、杂型轨和非标准道岔,单线运输,列车平均时速30公里左右。
1949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2.181万公里,人均只有“半支香烟”的长度。那时,上海铁路局运输安全“负重爬坡”,营业铁路仅有1400余公里。
1968年9月30日,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天堑变通途,结束了列车轮渡过江长达1.5小时的历史。至此,列车通江只需2分钟。
以占全国1/26的地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1/4经济总量的长三角区域,对交通互联互通的需求从未停息。
进入80年代,在沪浙苏皖等地方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华东地区迅速掀起“中取华东”“强攻京九”“再取华东”等铁路建设大会战,强力推进“短平快”扩能改造工程。
1996年9月,中国铁路史上工期最紧、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大干线——京九铁路,全线通车运营,阜阳形成铁路枢纽,创造了“京九速度”。
铁路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十五”期间,长三角铁路抢抓机遇,加快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建设投资规模超过“中取华东”“再取华东”会战总和。
速度是交通之“魂”。1996年4月1日,铁路部门在沪宁线开展提速试验,率先开行了“先行号”快速列车,使沪宁间最快运行时间大幅压缩。1997年至2006年,我国对主要干线铁路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进行六次大面积提速,列车最高时速提至200公里,实现新的飞越。
进入“十一五”,铁路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2008年4月18日,我国第一条时速250公里有砟客运专线——合宁客运专线通车运营。
2010年7月1日、10月26日,时速350公里的沪宁城际铁路、沪杭高铁先后通车,苏浙沪形成“铁三角”黄金通道。
作为长三角的一员,安徽按下发展“快进键”,境内高铁纵横交错,其密度位居华东之首。
长三角高铁建设从无到有,呈现“加速度”,开通合宁、合武、京沪、沪宁、沪杭等高铁18条,里程达4171公里,形成全国最为密集完善的高铁网。
70年沧桑巨变。芜湖、铜陵、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等大国工程相继建成通车。现代化的调度指挥中心落户上海,这个“神经中枢”,昼夜不舍,高效运转,指挥着列车安全有序运行。上海虹桥、南京南、杭州东、合肥南等现代化高铁客站拔地而起,打造了区域“新地标”,带动一座座新城诞生。
建成发达完善的铁路网,是实现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十年来,长三角地区铁路四通八达,营业里程突破1万公里,达10560公里,是建国初期的8倍。铁路公交化开行客车超过1000对,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列车开行进一步扩容。
铁路承载着经济“输血”的重任,一同与区域一体化进程起舞,一起与经济发展壮大。目前,区域内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高效便捷、功能完善的“1—3小时”高铁交通圈,同城效应显现。现代化的上海虹桥站最高日发送旅客逾33万人,运营时间内平均不到2分钟就有一趟高铁列车到发。高铁在带给人们便捷出行体验的同时,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强力助推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装备实现重大跨越,铁路发展迈入新时代
解放初期,华东铁路设备、设施落后,基本是单线,条件简陋,通信均为架空明线,信号设备原始低级,使用臂板信号与联锁箱联锁;区间闭塞为路牌、路签,铁路道口简陋,多为简陋竹木栏杆,运输作业普遍采用手写口传,或依靠人工奔跑、传递信息等方式完成。站房简陋,售票、候车室空间狭小。
技术装备是铁路发展之基。70年来,长三角铁路线路运营里程在增加,列车速度密度在提高,运输安全日趋稳定,巨变的背后靠的是“高精尖”设备。
上世纪80年代前,牵引动力多为国外淘汰的ND2、ND5等杂型机车,其性能差、车龄老、功率小;客车车型杂乱,多数货车载重低于40吨。
“1984年12月,我们告别蒸汽机车,使用国产DF4型内燃机车。”南京东机务段机车司机姜爱舜说:“当时牵引列车时速只有50公里左右。”
进入90年代,长三角铁路加快装备现代化、信息化步伐。通信传输迈向光缆化、数字化、智能化。检测设备逐渐升级换代,转向“人工+机械”化模式。构建起完善的安全检测和预警系统,探头站岗、鼠标巡逻、电子围挡、刷脸验证、机器人巡检、无人机巡查……安全监控和应急处置手段多样。运输安全保障机制从最初人盯人,发展到“人防+物防+技防”的“三位一体”新格局。
“现在,工务人上道作业,不再像以前那样手不离洋镐、耙子、箩筐‘三大件’。”负责宁安高铁养护维修的芜湖工务段养路工牛军说,高铁釆用国产重型无缝长钢轨,列车安全平稳行驶,刺耳的“哐当,哐当”撞击声音没有了。而今,综合巡检车、大型养路机械、检测车、钢轨探伤车、清筛车、捣固车、打磨车等先进装备投入使用。
为保障运输安全,长三角铁路在运用机车上安装机车信号、自动停车装置、列车无线调度电话“三大件”。如今,更为先进的LKJ机车运行监控装置“黑匣子”,红外线车辆轴温测控系统“电子眼”,客车轴温报警器,像一个个安全哨兵,各司其职,分兵把手在万里铁道线上。
进入新世纪,重载技术全面实施,机车动力完成从小型到大型、从蒸汽到内燃再到电力的更替。时速120公里、单机牵引6000吨的大功率机车装备华东铁路,“和谐”型等大功率机车配属从397台增加到现在700余台,机车检修实现自主化。
改革开放后,铁路加大对普速客车车辆升级换代。日夜奔跑的货车“变脸”越来越快。新型货车车辆装配构造时速,由50公里提高到120公里;载重从建国初期的30吨、40吨,跃升至70吨、80吨;客车主力车型采用构造时速160公里的新型车,全列卧铺动车组上线运行。
2008年4月18日,时速25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其疾如风,从合肥始发,沿合宁客运专线驶向南京,运营时间由4小时缩短至1小时。
2018年9月21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以350公里的时速飞驰在京沪高铁线上,其安全性能更稳、速度更快。
长三角动车组成为旅客运输的主力军,动车组配备由2012年末的294标准组,增至目前的715标准组,约占全路动车组总数的21%,其中“复兴号”增至169组,位居全国铁路局集团公司首位。“铁路从普速到高铁时代,变的是速度,不变的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党的十九大代表、杭州客运段列车长陈美芳说。
智慧服务便民利民,让旅客拥有更多幸福感
7月27日,沪宁城际铁路进行电子客票应用试点,这是铁路客运服务的重大创新举措,旅客乘车凭证迈向无纸化、电子化时代。
一张火车票,就是一张请柬。70年来,铁路售票从硬板票、软纸票、磁介票到刷身份证乘车,从人工售票到网络售票、发展到电子客票,折射出铁路的变化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安徽阜阳、合肥和江苏徐州等地民工潮涌。每到春运,旅客最大的难题就是买票难、出行难,购票排队的“长龙”挤得旅客喘不过气来,票贩子屡打不绝。
“在春运售票高峰期,为化解买票难问题,上海站连续多年租借上海普陀、虹口区体育馆开设春运售票‘大卖场’,铁路职工与旅客同样疲惫不堪。”回想那时的情景,现任上铁国旅公司票务分公司总经理、时任上海站售票部副主任黄建琴有道不完的辛酸。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铁路售票进入“互联网+”时代,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缓解了旅客购票难。科技点亮旅途的“智慧”随处可见,让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从容、温馨、便捷。
2011年1月,中国铁路12306官网正式运行,旅客坐在家中即可上网购票、掌上选票。
近十年来,微信支付宝支付、APP自主选座、接续换乘、在线候补票等功能相继推出,购票“长蛇阵”消失了。网络购票逐渐成为主渠道,80%以上的旅客选择移动客户端、互联网购票。
传统人工实名制核验,费时费力。客流高峰时段,旅客进站口经常堵塞。2017年起,上海局集团公司敢为人先,率先推广应用自助实名制核验闸机,应用人脸识别智能技术,验证验票环节通过能力效率倍增。目前,长三角铁路旅客自助刷脸进站通道总数达464条,占全国铁路23.2%。旅客全程自助式出行渐成新常态。
阜阳旅客沈建国回忆说:“以前,乘坐火车不敢吃不敢喝,铁路站车人如潮涌,厕位有限,上厕所要排长队。有的旅客无耐只得穿上尿不湿。”
小厕所是个“民心工程”。近年来,铁路一心一意为民服务,大力改造更新站车厕所,由专业人员动态保洁,昔日“脏乱差”,如今“美洁净”。在上海虹桥、杭州东等客站引入“厕位使用智能引导”、智能“刷脸”取纸、“潮汐厕位调节”等服务新功能,缓解旅客入厕难。“小天地”让旅客有了获得感。
上铁12306客服中心从单一渠道人工咨询转向“网络+热线”智能融合服务转型。站车联网接力服务重点旅客,“158”雷锋服务站等长三角铁路服务品牌越做越大。
新时代,铁路服务内涵再深化。高铁车站“一站一景”,自动扶梯、冷暖空调、电子显示屏、电子茶炉、网络订餐、扫码点餐等先进智能服务遍及站车,旅客出行品质大幅提升。
智慧服务,借脑融智。上海局集团公司坚持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建设科技人才创新团队。2010年以来,公司年均投入科研经费达1200万元,立项攻关重点课题130项以上,获得专利授权134项,“动车组入所在线智能检测”“高铁站设备智能化管理”等一大批智能化系统投入使用,构筑了铁路运输安全屏障。
主动服务国计民生,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挺起钢铁脊梁
“铁路有着‘半军事’化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无论在解放战争,还是在抗美援朝期间,铁路人总是冲锋在前,多拉快跑,全力支援前线,抢运物资,保家卫国。”上海局集团公司退休老职工张锦渭回忆说,在三年自然灾害面前,铁路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广大干部职工排除干扰,加强运输组织,团结一心投入运输生产。
70年来,上铁人始终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总是以服务国家大局为重,勇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
行动是最有力的答卷。2003年的春天,SARS恶魔向人类发动疯狂的进攻。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面前,铁路紧急行动。上铁人众志成城,昼夜奋战在抗击非典的前沿阵地,协助卫生防疫部门查找和移送非典病人,筑起钢铁防线。
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交通受阻。危难时刻,上铁人万众一心投入抗灾运输,及时抢运滞留旅客。同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苏浙皖沪等地铁路部门紧急行动,广大共产党员冲锋在前,连续奋战,抢运救灾物资,用爱心与责任筑就通往灾区的“绿色通道”。一列列装载抗震救灾物资、满载武警官兵的列车紧急开出,驶向地震灾区,救助伤员,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凯歌。
长三角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沿海台风、江河水患灾害频繁,铁路边坡溜塌、水漫道床、路基悬空等险情多发。险情灾情,考验着上铁人。广大干部职工不畏艰险,合力抗灾,一次次地用行动保障钢铁大动脉的安全畅通,护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路拥军,军爱路,铁路与部队“一家亲”。长期以来,铁路与部队在服务国防建设、军事运输等方面保持着深度融合,相互支援,为国防和部队建设提供了可靠运力支撑。
70年,长三角铁路持续深化组织改革,全力保障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运输,主动做好上海特奥会、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海世博会、进口博览会等运输服务;心系“三农”服务,积极投身交通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在中小城市多站点、多方向开行始发列车,大力开行民工专列、货运列车,携手百万农民奔小康;变“坐商”为“行商”,建设路网性物流中心,发展“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组织“铁公水”集装箱多式联运,扩大中欧班列开行范围,数量与质量双双提升,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记者杨静通讯员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