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桥梁。近年来,我国充分发挥亚欧大陆铁路网络优势,不断提升中欧班列服务质量和运行品质,并着力协调资源,解决返程重载率不高的问题。
四川自贸试验区在全国首创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新模式,创新内陆和沿边地区的合作模式,成功探索出通过区域互动实现西北地区出口商品搭上中欧班列(蓉欧快铁)“顺风车”的新路径。测试结果显示,班列重载率提升,开行成本降低。
内外贸货物同列运输
按照国际标准,一列中欧班列通常需要集成41组以上集装箱才能开行,因此,等待集装箱货物成列往往成了提高单列中欧班列集货效率的阻碍。
为有效整合中欧班列运力资源,实现内陆与沿边城市协同开放,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在成都海关的指导协调下,就集拼集运业务细节操作积极与新疆乌鲁木齐海关、铁路部门对接,并达成一致。一方面,测试蓉欧去程班列内外贸货同列运输,在乌鲁木齐内贸箱换外贸箱;另一方面,测试利用蓉欧回程班列空闲舱位,搭载目的地为乌鲁木齐的外贸箱,在乌鲁木齐外贸箱换内贸箱。上述作业均在乌鲁木齐多式联运集结中心实施甩挂及加挂的具体操作。
去年12月,中欧班列(蓉欧快铁)集拼集运测试班列成功开行。今年2月,回程测试班列从荷兰蒂尔堡出发,实现了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内外贸货物同列运输、空箱换重箱,在确保运行实效的同时,有效破解了班列发展瓶颈,实现了班列运输提质增效。
这趟回程测试班列上装载了红酒、咖啡、轮胎等外贸商品,包含4柜厨具、大气垫等目的地为新疆乌鲁木齐的外贸商品。班列到达乌鲁木齐,卸下该批外贸箱后,又装载了乌鲁木齐至成都的4柜味精内贸箱,继续发往成都,实现了内贸箱、外贸箱混编。
据了解,今年6、7月,蓉欧班列又相继组织开展了回程班列集拼集运测试。截至目前,集拼集运运输柜量达174TEU(20英尺标准集装箱)。
监管由“列”变“节”
“通过两地海关合作,简化海关手续,提供便利化通关措施,实现国际班列通关便利化。”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负责人介绍,推动关检前移,缩小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海关监管单元,监管由“列”变为“节”,释放了中欧班列运能。
两地海关、铁路部门合作,实现成都和欧洲的去返程班列在乌鲁木齐甩挂,突破了当前中欧班列全程直达限制。通过集拼集运推动仓位共享、代码共享、资源共享,促进和提升中欧去、回程班列重载率,降低运行成本,更好服务于国际贸易、产业的发展。
下一步,四川将形成常态化机制,形成中欧班列(蓉欧快铁)集拼集运固定开行方案,促进集拼集运常态化运行。开发信息系统,探索建立和输出国际班列信息化标准,推进铁路港自动化作业指挥系统以及集装箱中心站的作业协同系统的建设,并构建公铁、海铁多式联运信息交换标准和运营平台,为社会物流企业提供多式联运业务操作的信息基础设施。争取铁路部门支持,形成集拼集运的铁路运输新规则。积极争取海关支持,申请“关铁通”合作倡议试点,实现中欧班列货物通关便利和运输安全;争取将成都纳入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范围,在此基础上推动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沿线国家通关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