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借“一带一路”和南向通道建设的东风,我市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业,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优势:每小时,一列(50车)货物装好并运出,奔向南向通道沿线的西南,经南昆线从防城港进出,比从其他华南港口中转缩短数百公里。
潜力:与世界250多个港口码头通航,拥有70多条铁路装卸线,每天70多列火车11万吨货发往世界各地,成为“一带一路”和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的重要陆海枢纽。
畅通南北冷链运输大动脉
7月11日上午,一列满载着冻牛肉、冻牛排的铁路冷链班列停靠在防城港集装箱办理站。据防港车站营销经理白雪介绍,这趟班列上午刚刚装载完成,当天下午即可编组上线发往重庆,预计3天之内就能到达目的地。自从防城港车站开通冷链物流业务之后,冷链专列一跃成为当前防城港车站货运订单中最紧俏的业务。
从防城港发出的海产品,通过冷链专列运至几千公里之外的北京、沈阳,仍然保持鲜味可口,让内陆与沿海消费者同时享受最鲜海味。防城港车站副站长袁臻告诉记者,车站采用铁路总公司自主研发的1+8机保车工作车进行全程供电,一趟冷链专列8节车厢,每吨运输成本可以降六七十元,而且运输时间缩短一至两天。
防城港与越南等东盟国家接壤,年产鱼、虾等海鲜产品200多万吨,每天有150只一200只冷藏箱海产品通过汽运运往北京、上海、沈阳、郑州等城市。2016年2月,我市首列东盟海鲜冷链集装箱专列开行,经过2年多的发展,冷链铁路运输不仅保鲜程度高,而且物流成本比汽车运输每货柜降低25%,在市场上大受欢迎。目前我市已经开通了防城港至北京、上海、沈阳、济南、重庆五条冷链专列线路,每周固定点对点2列,畅通了东盟至防城港至华北、东北、华东地区的铁路冷链运输大动脉,与“渝新欧”、“郑新欧”等中欧班列有机衔接,加快了防城港融入南向通道建设速度。
开启北粮南运新时代
就在冷链发展得如火如荼时,另一个专列又悄然兴起。
2017年6月30日,“锦州港—防城港”粮食直航班轮开通,将北方大豆、玉米等粮食直接从锦州港运抵防城港,开启了广西“北粮南运”集装箱专列时代。通过海运到达防城港港口的散装粮食,经管道运输卸船,进入粮食筒仓直接储存,不仅实现了粮食物料专业化、自动化、封闭化的装卸一条龙服务,还确保了粮食物料运输的高效、无污染和低货损。卸船效率由原来的700吨/小时提升至2000吨/小时,相对传统汽车运输工艺提高2倍多。通过粮食装车楼直接将粮食灌装到车辆上的集装箱,每箱装运仅需15分钟左右,一车(两箱)的装卸时间为30分钟。实现船运(水路)――港口卸货(管道)――散货入箱(铁路)――卸箱入库(公路)的多式联运体系。
在防城港车站,除了接运北方粮食,还有从巴西、美国进口的大豆,这里不但有先进的粮食装卸设备,还是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基地,有大海粮油、嘉里粮油和澳加粮油等加工企业,其中嘉里粮油公司年产值超过百亿元。每天在防城港车站接运的大豆、高粱、玉米等成千上万吨。
“散改集”跑出运输加速度
曾让港区群众诟病多年的散货装卸,因散货量大,任凭采取什么货场洒水、散货遮盖等防尘措施,仍然尘土飞扬。
而今,一套具有现代化设备的“散改集”装置,使散货装卸的粉尘污染得到有效解决,这就是防城港车站2015年8月在旧货场的基础改建的集装箱办理站。该站有5条集装箱装卸线,1座总建筑面积为854平方米的货物中转仓库,2万平米集装箱及件装货位,自备叉车、正面吊、门吊、装载机、钩机等各类装卸机械,可将煤、淀粉、有色金属矿等大宗散货入箱。
集装箱办理站的投入使用,加速了防城港车站专列的发展步伐:建成后不到半年,开通至昆明读书铺的海铁联运“五定班列”,去程货物为进口硫磺,返程货物为出口化肥,因其装卸速度快,大幅降低综合成本,每趟比原来普通列车节省30小时。紧接着开通至百色靖西的煤炭专列,开启了煤炭采用新型集装箱敞顶箱运输的海铁联运模式新时代。首趟煤炭班列试运成功后,通过敞顶箱回流铝产品至防城港,目前已形成防城港至百色“煤铝对流”专列的常态化开行。至2017年,我市已经实现铁矿石、煤炭、硫磺、粮食、化肥等主要大宗货物“散改集”14.2万TEU(标箱)。今年4月28日,我市又启运开通了至四川省攀枝花市的钴矿金属专列。这些专列的开通,形成了我市对接西南中南、融入“一带一路”和南向通道建设的重要物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