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事业实现了重大跨越和加快发展,大家的出行体验更加美好。
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2.5万公里,“四纵四横”高铁主骨架提前建成并成网运营。
技术装备世界领先。我国铁路电气化率、复线率分别达到68.2%、56.5%,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铁路技术装备实现升级换代,动车组上线运营达2980组。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技术创新成果。
技术经济水平全面跃升。路网运输能力和效率显著提升,主要运输经济指标稳居世界第一。高铁带动了沿线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了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
以改革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
2013年铁路实施政企分开以来,铁路系统从总公司到所属18个铁路局建立了管理制度体系。去年又顺利实施了铁路局公司制改革和总公司机关组织机构改革,制定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和新建铁路项目吸引社会投资暂行办法,同时大力推进铁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前,一些改革成效已经显现,一些改革重点已经破题,铁路改革正处在关键窗口期,急需我们坚定不移地深化推进。”陆东福说。
他表示,一方面加强党对国铁企业的全面领导,正确处理好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关系。另一方面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国铁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力求取得新突破,推动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
尽快完成总公司公司制改革;积极推动铁路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和铁路资产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改革,探索推进铁路企业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工作;研究以路网运营企业、专业运输企业及非运输企业为重点的资源整合、资产重组、股改上市等方案,推出一批对社会资本有吸引力的项目;继续深化铁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铁路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增强铁路企业发展活力。
未来将打造智能高铁
智能高铁是中国高铁的发展方向,也是世界高铁的发展趋势。
所谓“智能高铁”,它涵盖了高铁建设、运营到服务的方方面面,主要采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BIM等先进技术,全面感知、安全运输、融合处理、科学决策,推动铁路从数字化向智能、智慧化发展。智能高铁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比如遇到突发情况,人的反应时间是1.2秒,而机器只需要0.2秒。如果把机器的灵敏与人的创造性结合起来,就可以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和恶劣天气,甚至战胜自然灾害。
去年,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动车组“复兴号”以350公里的时速在京沪高铁率先投入运营。百姓期盼有更多的“复兴号”开进自己的家乡。
陆东福表示,目前铁路已开行不同时速的“复兴号”动车组79对,通达23个省会级城市。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快“复兴号”系列产品的研发应用,到3月底开行对数将增加至85.5对,年内还将组织更多的“复兴号”动车组上线,不断扩大“复兴号”开行范围。
未来的高铁什么样?将达到怎样的规模?
陆东福说,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信、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我国高铁未来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速铁路技术的集成融合。“未来的中国铁路,要达到三个世界领先:路网规模和质量世界领先,技术装备和创新能力世界领先,运输安全和经营管理水平世界领先。”陆东福说。
未来几年,铁路建设投资仍将高位运行,有序安排,每年都会有数千公里新线投产运营。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万公里左右,基本覆盖20万人口以上城市,其中高铁3万公里左右,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力争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3.8万公里左右;到2035年,率先建成以“八纵八横”为骨架的发达完善的现代化铁路网,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运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