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成都金河宾馆,解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第三场新闻发布会聚焦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记者提问环节,“高铁”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全力打通高铁进出川大通道,5年建成及在建高铁里程达到2300公里。这对四川意味着什么?对于我省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和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有怎样的意义?会上,相关各方给出清晰而明确的答案。
大手笔
同时启动两条时速350公里高铁项目
省政府副秘书长代永波表示,到2022年,四川将力争铁路总里程达到6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建成及在建里程达2300公里,基本形成成都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及云南的高速铁路大通道。
主要任务是:提升东向、拓展北向通道,加快新建成(都)南(充)达(州)350公里时速高铁,同步推进西安经达州、广安至重庆高铁建设;把南向通道作为主攻点和突破口,加快建设成(都)自(贡)宜(宾)350公里时速高铁。
“一次性推出两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项目,这在四川史无前例。”代永波说。
如何读懂这个“史无前例”?代永波提供了一组数据:从规格看,截至目前,四川尚没有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最快的成渝高铁时速也只有300公里,其余都是250公里甚至更低;从规模看,四川当前通车的高速铁路里程只有700多公里,不到广西的二分之一,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甚至很多西部省份;从方向看,西向和南向出川高铁大通道完全是空白。
可以预见,两条高铁一旦建成,将犹如“飞龙”,一举冲破横亘在四川周围的群山,与东部、南部和北部紧紧联系在一起。
大格局
冲破阻滞四川“四向拓展”的“动脉血栓”
于四川而言,修建两条时速350公里高铁,既是“补短”,也是“奠基”。
发布会现场,多位部门负责人表达了同一个观点:交通是发展现代化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动脉”,也是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格局的重要支撑。
强力推进以立体交通为重点的开放大通道建设,形成陆海互济、东西畅达、南北贯通的“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和对外经济走廊,是我省改善区位条件、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吸引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全面提升经济辐射力、资源集成力、开放影响力的重要保障,对支撑“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深入推进全面开放合作,实现“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意义。
看走向:成南达高铁位置关键,向北,可以经达州至万州至郑州至北京,经达州至西安通往京津冀;向东,经达州至万州至武汉直通长三角。成自宜高铁同样如此,它的打通,将使我省形成自成都经宜宾至贵阳连接贵广高铁通往粤港澳大湾区、连接贵南高铁通往北部湾经济区的高速铁路大通道。这样,四川与全国主要经济区均可实现300公里以上时速的高铁直达,6至8小时可直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全国经济中心以及北部湾经济区,3至4小时可直达西安、郑州、武汉、贵阳、昆明等中西部经济中心城市。
一举冲破阻滞四川“四向拓展”的“动脉血栓”!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认为,两条高铁的建设,通过构建向北、向东、向南陆上大通道,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成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发挥“强干”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两条高铁将进一步强化成都在“四向拓展”中的源头和中心,也将进一步强化成都在全省立体全面开放格局中的核心枢纽地位和战略支撑作用。
两条高铁的建设,对于我省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也意义重大。相关各方分析,成南达高铁将有力地促进沿线南充、达州等城市的发展,加快川东北城市群的培育成长,推动川东北经济区加快建成东向北向出川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甘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成自宜高铁则将进一步强化宜宾的枢纽城市地位,有助于川南经济区建成南向开放重要门户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加速成为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
大踏步
力争两年内全面启动,5年内建成通车
铁路建设环节多、周期长、投入大,什么时候才能启动建设?
代永波给出明确答案:成南达、成自宜、渝昆3个高铁项目已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其中成南达高铁已纳入《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建设实施方案》。
目前,成南达高铁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正在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根据全省铁路建设总体时序安排,力争2019年开工建设,2022年底建成投运;成自宜高铁,成都至自贡段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上报铁路总公司待批复,初步设计工作即将完成;自贡至宜宾段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批复,初步设计拟于9月底完成批复,力争今年底前全线开工建设,2023年底建成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