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青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曹家先至今也忘不了,40年前乘火车到北京出差一走就是一天的煎熬。那会的火车都是烧煤的蒸汽机车,车厢条件也比现在落后得多,冬冷夏热,不像现在都有空调,当时去北京的列车很少,所以每次坐车都靠往上“挤”。
早在1904年,随着胶济铁路建成开通,一条铁路支撑了青岛铁路的百年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胶济铁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1980年,连接胶济铁路的又一条重要线路辛泰铁路交付使用;1984年至1990年,胶济铁路复线全线建成开通,结束了胶济铁路单线运输的历史;1994年胶黄铁路投入运营,打通了青岛港、前湾港两大港陆运输;2002年11月29日,国家“九五”重点工程蓝烟复线全线开通运营;2003年12月20日胶新铁路提前一年投产运营,306公里的胶新线是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号角中催生的第一条新建铁路,大大缓解了胶济线的运输压力。
伴随铁路线的建设步伐,站场的建设改造也是日新月异。线路在变,机车车辆也在变。仿佛一夜之间,人们从胶济线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变化,坐车舒适了,软包车、空调车、豪华双层车应有尽有,列车速度也越来越快。从1997年开始,在经过中国铁路5次大提速后,胶济线的列车运行时速达到了120公里。
2007年4月18日8时28分,胶济铁路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一辆时速超过20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从济南驶往青岛。列车行驶384公里仅用了2小时33分,比过去最快的列车缩短了54分钟,标志着建成通车百余年的胶济铁路已经达到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水平,开始进入“高速时代”。
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运营,时速300公里的快速动车组串起了“青京沪”,青岛到北京的高铁只要4个小时,到上海也就6个多小时,青岛与北京、上海这两座城市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了。
市交通运输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到“十三五”末,我市将建成以青岛站、青岛北站、青岛西站、红岛站为枢纽,济青高铁、青连铁路、胶济客专、青荣城际、潍莱高铁为主要干线的铁路网,青岛将由铁路端头城市变身为四通八达的铁路枢纽城市,不仅建立青岛—济南“1小时生活圈”,直达北京、上海的时间大为缩短,而且与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甚至西北、西南地区的联系也将更加直接而紧密。
未来,我市将形成高铁、客专、城际铁路及普通铁路的多层次铁路系统和“五向、十二线”的铁路网,实现快速铁路全域覆盖。
飞机港口
架起桥梁青岛拉近与世界距离
家住浮山后的市民陈艳注意到,近几年,掠过小区高空的飞机越来越多,每隔几分钟就有一架前往流亭国际机场降落,高峰时段几乎一架接着一架。而在40年前,对于大多数普通市民来说,坐飞机还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在陈艳的印象里,那个年代坐飞机的人大多都是因公出差,买票还要有单位介绍信,即使有钱也买不到机票,所以一般百姓出行不会选择乘坐飞机。
事实上青岛民用航空的发展几经波折,1982年,民航青岛站建站复航,青岛民用航空运输事业在改革开放大浪潮中重新崛起。开航首年,青岛机场旅客吞吐量只有5000人次。1995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2005年突破500万人次。2006年,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组建。2010年,青岛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从此迈入千万大型机场的行列。2017年青岛机场旅客吞吐量再攀新高,达到2321万人次,其中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达312.8万人次,位列全国机场第十位。
40年来,青岛机场一步一个脚印,飞速发展。从最初的4条航线到如今的固定航线上百条,从只有5000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到2017年的2321万人次。截至2017年底,青岛机场通航城市有106座,通达航线186条。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有29条,通达航点25个。
对于发展中的青岛机场而言,创业是从未停止的旋律。2013年9月,国家民航局同意将胶东场址作为青岛新机场的推荐场址。2016年,新机场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如今,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建设工地上,每一天的变化都令人惊叹。从空中俯瞰,塔吊成片摆开,车辆来回穿梭……一个呈放射状的巨大“海星”正在快速长成。
按照规划,新机场将于明年验收转场。届时,新机场将成为青岛“三中心一基地”建设的新平台和载体,带动青岛加速迈向功能齐全、全国领先的新型航空城市。到2025年,青岛新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3500万人次、货邮50万吨,成为国家级关键交通节点、面向日韩地区的区域门户机场、环渤海地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机场。
海阔天高,孕育着城市发展的无尽希望。在青岛市规划展览馆内的百年规划厅,展示着一份1900年的青岛城市规划图,青岛的城市性质被定位为海军基地和商贸港口。因此,青岛市历来被视为“以港而立,因港而兴”,从124年前的渔港荒滩到如今吞吐量飞跃的国际强港。
青岛老港区加速转型升级为邮轮母港。2015年5月29日,青岛邮轮母港正式开港。截至2016年底,已累计接待125个邮轮母港航次,接待邮轮游客15万人次;依托邮轮港口及配套体系的优化提升,青岛正着力建设邮轮母港城市,打造国际旅游集散地。
董家口港加快迈向“以物流交易为主导的第四代国际深水大港”,带动着青岛港口功能全面提升,港口吞吐能力持续扩大。2012年到2016年,青岛港年吞吐量从4亿吨成功跨越到5亿吨。2016年,董家口港口岸开放获国务院批复同意,青岛同时拥有青岛港、董家口港两个一类海港口岸,对青岛市发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节点和支点作用,提升东北亚航运枢纽功能具有重大意义。
我市空港和海港建设全面提速,“大青岛”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