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VesselsValue的数据,随着上海在管控两个月后恢复生机,港口运营几乎恢复正常。
在之前的管控高峰期,4月下旬,油轮、散货船和集装箱船在上海的平均等待时间延长至66小时,现在等待时间已缩短至28小时,仅比过去三年中这个时段看到的最高峰多出一个小时。
集装箱船的平均等待时间在4月下旬达到69小时的峰值,现在已降至31小时,仍比过去三年中该时间段的高峰多出约4小时。
来自以色列海事AI公司Windward的数据显示,集装箱船停靠上海港的时间长度并未受到之前的管控和持续拥堵的严重影响。
对比2022年5月至2021年5月,Windward的数据显示,月均仅增加了1.2天,从17天增加到18.2天,涨幅为6.9%。但在这两个时期,集装箱船停靠上海港的数量下降了16%,从1,263艘降至1,062艘。
Windward和Sea-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就目前从上海到洛杉矶和长滩的船舶数量而言,目前有29艘此类船舶,总运力略高于225,000teu。
Windward和Sea-Intelligence的新报告指出:“鉴于部分重新开放随之而来新的情况,上海地区的拥堵程度要低得多,这并不奇怪。假设货运能力恢复正常,我们可以预期在6月份显著回升,因为工厂缺乏原材料,并且需要将大量空集装箱运达上海地区的供应链以应对进一步增长的需求随着旺季的到来,”报告预测。
然而,有货运代理警告说,鉴于之前的管控解除不可避免的供应链后遗症,对于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枢纽来说,要实现“一切照旧”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Fibs Logistics
大中华区负责人Thomas Gronen表示,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恢复到工业产出量的正常水平,然后是集装箱量。
Norman Global Logistics
上海仍将是一个“高风险地区,卡车进出城市受到限制和控制”,从而保持可用卡车运力的上限,这一直是整个危机期间最大的物流挑战。
Crane Worldwide Logistics
船期将在6月逐渐恢复正常,并补充说:“但是随着所有工厂的重新开工,我们预计货运量也将逐渐增加,尤其是从6月中旬开始。至于空运,Crane认为,出口量将迅速增加,6月份市场将变得非常活跃。
事实上,普遍的看法是,随着工厂的生产追赶,一批突然过剩的货物将涌入市场。
例如,德国工商代表团驻上海首席代表马克西米利安·布泰克(Maximilian Butek)在社交媒体上指出:“完全恢复到管控前的水平,肯定还需要几周时间。我们还可以预期港口的拥堵会增加,因为随着未来几周的到来,所有公司都希望同时将货物运出和接收货物。不确定性仍然很高,因为没有人知道是否有类似情况重演。”
此外,FourKites最新的上海港口数据显示,所谓的牛鞭效应尚未实现。吞吐量在过去一周有所下降,与3月12日封锁开始时相比,14天的平均海运吞吐量下降了17%。
FourKites网络协作总经理Glenn Koepke补充说:“在上海管控期间,其他中国港口接收了其中一部分吞吐量,不太可能有大量积压的货物等待发货,相反,我们会看到货运量迅速飙升,但很快就会恢复正常水平。西方的公司已经在增加库存,以应对持续和未来的中断,随着上市公司发布季度收益,这将在其第二季度的库存成本中体现出来。订单量的滞后时间将比以往更长,因为现在有更多的库存来满足近期的订单。这是由通胀、美国西海岸劳工协议以及企业进入夏季旺季等多个因素推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