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与中韩船企竞争而导致盈利能力下降,曾经的日本第二大造船集团日本三井E&S控股(原三井造船)将重组裁员,缩编亏损核心业务,并有可能退出商船建造业务。
11月11日,三井E&S控股披露,将调整5月发布的重组计划,计划通过与其他公司合作和抛售等方式,大幅缩小发电厂及其他工厂设计建造和造船两大主要业务;在造船业务方面,三井E&S控股将出售千叶工厂的土地,并转而以租赁形式回租,以压缩资产。另外,三井E&S控股的造船业务重组还包括设立工程中心,独立运营商船设计、建造工程业务等。此外还将裁员约1000人(约占集团员工人数的10%),以减少固定成本。
三井E&S控股千叶工厂原本负责商船建造,目前已经大规模退出这一市场,转而生产其他基础设施设备。同时,关于负责建造国防舰船的玉野工厂,三井E&S控股计划与其他公司合作进行建造并维持这一基地。
据国际船舶网了解,三井E&S控股子公司三井E&S造船与三井物产、以及扬子江船业集团合资成立的子公司扬子三井造船已经在今年8月正式开始运营,三井E&S造船之前曾明确表示,计划缩小千叶工厂的造船业务,将生产转移到扬子三井造船。三井E&S控股也透露,在造船业务重组方面,考虑与其他企业携手合作以促进业务增长。
三井E&S控股千叶工厂
而在发电厂及其他工厂业务方面,三井E&S控股将出售风电、生物发电业务,退出这些领域。三井E&S控股还决定退出海外发电和化工厂业务。
未来,三井E&S控股计划扩大船用发动机等机械相关业务,同时还将加速发展在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方面具有优势的子公司——三井海洋开发公司(MODEC),以实现盈利。
据了解,三井E&S控股的前身三井造船成立于1917年,最初是作为三井物产的船舶部门。1937年分拆独立后,在1942年重新更名为三井造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三井造船实现了工程业务的多元化。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的数据,2000年,三井造船的船舶建造量仅次于三菱重工,在日本排名第二。
然而,2000年以来,随着中韩两国造船业的崛起,日本造船业在全球市场份额不断缩减,盈利能力日益恶化。2013年,三井造船曾试图与川崎重工进行业务合作,但最终未能实现。此后,三井造船一直未与其他公司整合。
2018年,三井造船决定将旗下三大事业部拆分为三家独立子公司,控股公司更名为三井E&S控股(Mitsui E&S Holdings),以代表工厂业务的“Engineering(E)”和代表造船业务的“Shipbuilding(S)”两个字母为新公司冠名,新公司持有拆分后的三家子公司100%股权。
三井造船的三大业务部门分别是从事港口起重机和发动机制造的机械事业部、从事工厂设施业务的工程事业部以及包括舰艇建造在内的船舶与海工事业部。拆分完成后,母公司将作为上市控股公司,主要负责集团的战略规划和财务管理,同时控股上市子公司三井海洋开发工程公司(MODEC);四国造船厂、新泻造船厂等与造船相关的子公司将由拆分出来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公司控股;负责发动机等业务的子公司将由拆分出来的机械公司控股;从事工程相关业务的子公司将由拆分出来的工程公司控股。
然而,这两大业务都未能给三井E&S控股带来盈利。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2018年,三井E&S控股船舶建造量共计54万GT,在日本国内排名第七。
11月1日,三井E&S控股预计,截止2020年3月的这一财年里合并亏损将达到88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6.62亿元),连续3年出现亏损。这主要是来自于印度尼西亚火力发电厂建设工程延迟。另外,三井E&S控股造船业务也长期亏损,在截止2019年3月的上一财年里,造船业务营业亏损达到8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21亿元),复苏之路十分艰难。
在11月1日当天,为了对业绩恶化负责,三井E&S控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田中孝雄宣布,将从2020年1月1日起离任。